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分析
【作者】 陈恒熹
【机构】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福田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小学生这一阶段还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思想和观念也都不够成熟,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这个主体,不仅要教授语文课本中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这也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稳步的前进和发展,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学校也要重视学生的教育教学,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出同时具备课本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途径分析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小学生这一阶段还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思想和观念也都不够成熟,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这个主体,不仅要教授语文课本中的知识,还应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这也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稳步的前进和发展,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学校也要重视学生的教育教学,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出同时具备课本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
一、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我国的文化和历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传递语言和文字的内涵,还应该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育人。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严重不足,教学也主要以识字和读书为主,学生不仅不能学习到语文知识相应的内涵,德育教育也没有有效的得到开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将德育知识与语文课本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道德教育,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同时也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不断丰富小学生的情感,逐步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将德育教育与语文课本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丰富课堂内容,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事例来吸引小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提升课堂的效率。
二、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途径
1、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德育教育的开展要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步中去,小学语文的综合性能够很好的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德育素材,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了解和分析语文课本的内容,再结合德育教育,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拓展开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接收到不同角度的德育教育内容。语文教材和德育内容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课程的开展,提升课堂的趣味,同时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另外教师在挖掘德育教育素材的过程中也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将自身的思考和教材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德育内容。所以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对语文课本知识深入了解,对德育内容有所认识,也要有一双能够发掘德育素材的眼睛。
2、 创建良好的教学情景,拓展教学课堂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开展主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过程,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在情景中体现德育教育,再进行相应的教学拓展和实践活动,从多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当前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根据学生的需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的理解课文,了解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合适的情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推动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情境的创建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和文中的意境,更加直观的感受课本内容传递的思想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感受情境中德育教育的魅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语文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一般都比较枯燥,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一直集中,因此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注意适时的拓展课堂内容,针对课本内容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拓宽,让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和广泛的领域去理解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和内容。另外也可以适当的开展教学实践,丰富语文教学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也能够对语文教学更感兴趣,能有效的加深对实践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德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切实的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3、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言传身教中去
小学生对教师都非常尊敬和爱戴,且小学生这个阶段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全面,遇到的任何事都还不多,因此容易模仿教师,自身的习惯和学习方式都深受教师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十分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课上课后都严格要求自己,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言传身教中去。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课堂上要给予学生专业全面详细的讲解,面对学习上遇到问题的学生,老师一定要耐心的引导,和学生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要及时的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积极的探索语文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将德育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中的每一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效的掌握了语文知识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邱林山;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年25期
[2]魏小红;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