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 李 宏
【机构】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实施系统性的教学实验,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从学生学业表现、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分析游戏化教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化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水平、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互动与合作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应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学业表现;学习兴趣;互动合作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培养了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常常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使得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通过发散思维训练以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业表现成为当前数学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目标。
一、游戏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课堂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下面,将从学业表现、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具体阐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影响。
1.学业表现的提升
实施游戏化教学后,学生的数学学业表现呈现显著的提升趋势。通过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学成绩数据,我们发现参与游戏化教学的学生在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这可能归因于游戏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在积极互动中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2.学习兴趣的激发
游戏让数学学习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例如,单纯地训练四则运算,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厌倦数字运算;相反,若让学生用扑克牌玩“三八二十四点”游戏,学生则会充满乐趣参与思考。一些难度比较大的等式也能在大家积极参与下得以解决,如5,5,5,1,就有学生写出:5×(5-1÷5)。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长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教学效果的增强
游戏化教学策略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参与“抢20或者抢30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思考自身与对方的反应之外,也有的学生会通过模拟过程展开了更多的互动与合作,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游戏化教学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是通过有计划的游戏活动,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业表现为目标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1.游戏化任务的设置
游戏化教学的第一步是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游戏任务,以确保其与数学课程内容的密切结合。在设计游戏任务时,教师应该注重任务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互动起来。例如,可以设计数学谜题,要求学生通过解谜来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或者设计数学拼图,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形式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任务,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游戏规则的制定
为了确保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明确的游戏规则是不可或缺的。游戏规则不仅包括任务的完成要求,还应涵盖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等方面的要求,以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目标进行学习。公平的规则可以使他们在游戏中更专注地进行数学思考。例如,可以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者设定团队竞赛规则,以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明确的游戏规则,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游戏,确保学习过程的有序进行。
3.教学资源的准备
为了支持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必要的教学资源必须提前准备好。
这包括设计游戏任务所需的教材、游戏板、数学工具等。教学资源的充分准备不仅有助于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还能确保游戏活动更具教育性。例如,在设计数学谜题时,教师需要准备清晰的题目和答案,确保学生在解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板或数学工具,提高游戏活动的吸引力。
4.实施游戏化教学
数学教师需要在游戏开始前介绍清楚任务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和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
三、实施游戏化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为了更具体地展示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下面以小学数学《乘法的运算》为例,介绍一个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案例。本案例旨在通过游戏任务、规则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的准备,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教学效果三方面的全面提升。
1.案例背景
在小学三年级《乘法的运算》课程中,需要激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决定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设计一场名为“数学探险之乘法大冒险”的游戏。
2.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规则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游戏中的行为和目标。规则包括: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探险任务。
每个正确解答的乘法问题获得10积分,找到乘法表额外奖励30积分。
错误答案不扣分,但需重新尝试。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与分享积分,提高整体团队的成绩。
3.游戏化任务的设置
游戏任务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探险中体验乘法的运算。每个学生将被分配一个虚拟的数学探险任务,需要在游戏中解决一系列与乘法相关的问题,如计算乘法算式、找到隐藏的乘法规律等。任务的设计充满挑战性,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1)具体任务
学生需要在虚拟探险岛屿上,依次解决10个乘法问题,例如:“3 × 4=?”、“5 × 2=?”等。每个问题解决后,学生将获得相应的探险积分。同时,他们需要找到岛屿上隐藏的乘法表,以获取额外的积分。任务中穿插了寻宝、解谜等元素,力图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2)任务数据:
学生A成功解决8道乘法问题,找到乘法表,总积分为110。
学生B成功解决6道乘法问题,未找到乘法表,总积分为60。
学生C成功解决9道乘法问题,找到乘法表,总积分为120。
4.教学资源的准备
为支持游戏实施,教师提前准备了虚拟探险岛屿地图、乘法问题卡片、隐藏的乘法表、学生积分记录表等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的准备保证了游戏的流畅进行,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游戏化学习中。
5.实施游戏化教学
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探险任务和游戏规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进行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提供问题解答的指导,并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解题经验。通过实时记录学生的积分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估,并在游戏结束后进行集体讨论,总结乘法的运算规律。
结束语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和促进互动与合作具有显著的正面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推广游戏化教学策略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手段,有望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适用性,以更全面地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霞.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开展[J].当代家庭教育,2018(10):42.
[2]刘广美.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教学,2018(12):55+71.
[3]刘媛.游戏化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谈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突破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11):65.
[5]温绍红.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原则与策略[J].读写算,2018(28):99.
[6]朱文杰.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8(28):97.
【关键词】 游戏化教学;学业表现;学习兴趣;互动合作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培养了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常常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使得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通过发散思维训练以及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业表现成为当前数学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任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目标。
一、游戏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影响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课堂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下面,将从学业表现、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具体阐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影响。
1.学业表现的提升
实施游戏化教学后,学生的数学学业表现呈现显著的提升趋势。通过比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学成绩数据,我们发现参与游戏化教学的学生在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这可能归因于游戏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在积极互动中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2.学习兴趣的激发
游戏让数学学习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探索之旅。例如,单纯地训练四则运算,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厌倦数字运算;相反,若让学生用扑克牌玩“三八二十四点”游戏,学生则会充满乐趣参与思考。一些难度比较大的等式也能在大家积极参与下得以解决,如5,5,5,1,就有学生写出:5×(5-1÷5)。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长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教学效果的增强
游戏化教学策略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参与“抢20或者抢30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思考自身与对方的反应之外,也有的学生会通过模拟过程展开了更多的互动与合作,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游戏化教学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是通过有计划的游戏活动,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业表现为目标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1.游戏化任务的设置
游戏化教学的第一步是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游戏任务,以确保其与数学课程内容的密切结合。在设计游戏任务时,教师应该注重任务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互动起来。例如,可以设计数学谜题,要求学生通过解谜来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或者设计数学拼图,让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形式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任务,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游戏规则的制定
为了确保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明确的游戏规则是不可或缺的。游戏规则不仅包括任务的完成要求,还应涵盖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等方面的要求,以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目标进行学习。公平的规则可以使他们在游戏中更专注地进行数学思考。例如,可以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者设定团队竞赛规则,以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明确的游戏规则,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游戏,确保学习过程的有序进行。
3.教学资源的准备
为了支持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必要的教学资源必须提前准备好。
这包括设计游戏任务所需的教材、游戏板、数学工具等。教学资源的充分准备不仅有助于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还能确保游戏活动更具教育性。例如,在设计数学谜题时,教师需要准备清晰的题目和答案,确保学生在解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板或数学工具,提高游戏活动的吸引力。
4.实施游戏化教学
数学教师需要在游戏开始前介绍清楚任务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进行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和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
三、实施游戏化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为了更具体地展示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下面以小学数学《乘法的运算》为例,介绍一个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案例。本案例旨在通过游戏任务、规则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的准备,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教学效果三方面的全面提升。
1.案例背景
在小学三年级《乘法的运算》课程中,需要激发学生对乘法运算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决定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设计一场名为“数学探险之乘法大冒险”的游戏。
2.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规则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游戏中的行为和目标。规则包括: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探险任务。
每个正确解答的乘法问题获得10积分,找到乘法表额外奖励30积分。
错误答案不扣分,但需重新尝试。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与分享积分,提高整体团队的成绩。
3.游戏化任务的设置
游戏任务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探险中体验乘法的运算。每个学生将被分配一个虚拟的数学探险任务,需要在游戏中解决一系列与乘法相关的问题,如计算乘法算式、找到隐藏的乘法规律等。任务的设计充满挑战性,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1)具体任务
学生需要在虚拟探险岛屿上,依次解决10个乘法问题,例如:“3 × 4=?”、“5 × 2=?”等。每个问题解决后,学生将获得相应的探险积分。同时,他们需要找到岛屿上隐藏的乘法表,以获取额外的积分。任务中穿插了寻宝、解谜等元素,力图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2)任务数据:
学生A成功解决8道乘法问题,找到乘法表,总积分为110。
学生B成功解决6道乘法问题,未找到乘法表,总积分为60。
学生C成功解决9道乘法问题,找到乘法表,总积分为120。
4.教学资源的准备
为支持游戏实施,教师提前准备了虚拟探险岛屿地图、乘法问题卡片、隐藏的乘法表、学生积分记录表等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的准备保证了游戏的流畅进行,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游戏化学习中。
5.实施游戏化教学
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探险任务和游戏规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进行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提供问题解答的指导,并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解题经验。通过实时记录学生的积分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估,并在游戏结束后进行集体讨论,总结乘法的运算规律。
结束语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和促进互动与合作具有显著的正面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推广游戏化教学策略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手段,有望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适用性,以更全面地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霞.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开展[J].当代家庭教育,2018(10):42.
[2]刘广美.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教学,2018(12):55+71.
[3]刘媛.游戏化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谈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突破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11):65.
[5]温绍红.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原则与策略[J].读写算,2018(28):99.
[6]朱文杰.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8(2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