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开拓思路,深化高中德育教育

【作者】 何冬梅

【机构】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国家的明天是由一代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创造出来的,而教师这个职业就担任着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任,教师师德建设水平直接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挂钩,进而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所以在“四有教师”标准下的师德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高中德育;教育思路;实践活动

  目前,高中德育工作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展的较为粗浅,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基于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目前高中德育工作现状,探讨新时代下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高中德育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没有部颁的课程标准,没有适合高中特点的鲜活教学内容,没有完备的评价体系,没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没有必要的德育教育资源,没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1、德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高中学习生活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他人、自我的认识和判断,对其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与之相对应的高中德育工作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家庭到社会,从学校到老师,关心更多的是学生的成绩,成绩在很多时候成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 
  2、实施过程“线条”过粗,缺乏细致、深入,收效甚微 
  我们的学校并非没有德育教育,我们的老师也开展德育工作,但一般难以触及孩子的心灵,见不到实效。我们说要爱国,学生就爱吗?当国歌声响起,国旗升起时,有多少学生肃然而立,心怀崇敬之情?又有多少学生关心过国家大事,留意过祖国荣辱?不是学生不爱国,是不知道为什么要爱国。 
  3、德育方法以说教为主,缺乏体验 
  玫瑰的馨香从画里是闻不出来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胜境也只有身临其中才能顿悟。高中德育在大多学校,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限制,仍停留在以说教为主的阶段,学生缺乏亲身体验,对事理感受不深,难以认同,老师即使磨破嘴皮子,也只是事倍功半。 
  4、德育停留在常规问题和底线教育上,层次偏低,重心靠下 
  学校德育工作主要由德育处和班主任实施。德育处的重心在底线教育,即重大违纪的处理,如打架、吸烟、早恋、考试作弊等,往往是重处理而轻教育。 
  二、高中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1、尊重学生差异,情感融合德育教育 
  高中生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注重自身情感的倾注,避免将德育教育活动变成一项死板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而需要真正的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且给予适当的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正视建立健全独立人格的重要时期,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引导和帮助,很容易误入歧途,走向极端,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年龄和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放下抵触心理,接受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教师要避免通过一味指责和说教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的规范,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适当的理解学生,找出帮助学生的针对性方法,将自身的情感融合到德育教育活动中来,让学生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善意和温暖。这样一来,学生更能够真正的重视教师的德育知识引导,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规范,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更加经得起道德规范所带来的考验。 
  2、结合具体学科进行德育渗透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环节当中,各学科之间的教材知识都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而这些教材知识大多取自于生活化的内容本身,就是可以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依托,而如果单纯地开展德育教育的话,会使得学生感觉到德育活动室脱离他们实际生活的,高高在上的,是不会运用到实践当中的,为了改变这一传统的刻板印象,在当前的高中学科教学环节当中,就可以采取渗透策略进行德育。
  3、在创新精神的培育中进行德育 
  在德育的各项要求当中,可以发现,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这也是培育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根本保障之一,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环节当中,不能够通过应试教育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需要从种种环节来培育学生的创新性素养,这不仅需要从学校的外部环境着手转变,还需要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理念方面进行转变。首先,教师需要树立这方面的意识,在进行高中生的德育培养的时候,需要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使得学生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进行直接的转换,其次,教师也需要通过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进行带动,举例来说,在从事科研工作的时候,不能够总是一板一眼和照本宣科,而是需要用创新性的思路来进行德育,并让学生看到这种创新的变化,从而自觉地进行改变。
  4、开展实践活动,深入认知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教学内容,不能够空有理论知识,把德育内容单一的放在知识层面上,还要适当的开展一些户外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在实践中更加深入的认知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影响。教师可以抽出一定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行爱国主题征文大赛、文艺表演、社会实践服务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同时更加深入的认知到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教学效率和水平,还能够将学生从繁冗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适当的进行放松和调整,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5、全面育人,推进德育实践 
  首席导师要做好一周、一月、一学期的常规工作。比如:大课间活动时,应到场检查本班学生做操跑步的情况,定期出黑板报;掌握班级自修课和活动课等信息;每月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参加年级组首席导师例会;动员学生复习,进行文明考试教育;完成注册工作和思想品德考核,评选出先进,统计家校联系情况和班费使用情况,写好总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假期安全教育,按要求落实学校德育常规工作。班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要以德育为魂,开展各种主题班会活动。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促进高中生建立健全自身道德品质,完善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更要通过自身的影响,一点一滴感化学生。 
  参考文献: 
  [1]关永明.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7):62-63. 
  [2]杨芹,杨建梅,胡春燕. 浅谈德育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