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作者】 姚永龙

【机构】 青海省大通县良教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许多学生感觉学习道法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至影响学习。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就表现为“厌学”。作为一名道法老师无力去改变一些“作为边缘学科”的客观因素,而我们也并非无能为力,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每个道法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有趣导入的道法课是最成功的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图片欣赏”、“表演小品”、“成语接龙”、“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等。
  二、贴近生活的道法课是最亲切的
  初中道法课的内容和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三、联系时政的道法课是最鲜活的
  《礼记·学记》中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道法课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台海局势,提起伊拉克战事学生们津津乐道;提起奥运会,提起世博会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道法课上的其它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道法课的最佳途径之一。如许振超展示的是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靓丽人生;马加爵昭示的是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及法律的威严;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受到法律严惩证明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闻人物,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了解,揭开帝国主义国家的真实面目;通过“台海局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国家安全的爱国热情;日益严重的“恐怖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朝鲜半岛六方会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2010广州亚运”,让学生真切体验祖国的强盛。或讨论,或讲座,或演讲,或抢答,只要不把知识变成僵死的静止学问,一切方法都是好的。
  四、诙谐幽默的道法课是最快乐的
  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更可以是演员,而且是这部戏的主角。师生合力上演的是一部轻喜剧,而不应该是沉重的历史剧、主流剧、形象戏。正如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我曾经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到某公司应聘求职,主考人问他:“你帮母亲洗过脚吗?”大学生回答:“没有。”那你帮母亲洗一次脚再来吧。大学生出于完成任务,回家帮母亲洗脚,当他脱下母亲的袜子时,他内心震颤了。为了承担家务、教育孩子,母亲的一双脚历经风雨,已经变得那样粗糙、僵硬。当这个大学生再去公司时,他平静地说:“即使你们不聘用我也没关系,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大学生最终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员。通过讨论,学生们对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照顾老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则小故事,让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
  当然,教师的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就像精彩的台词,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活”起来。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语言就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一个优秀道法教师的语言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地吸住着学生。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奔放的语言让学生肃然起敬;措词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的语言使学生注目神往;绮丽洒脱、错落有致、轻松谐趣的语言让课堂色彩斑斓,让学生兴趣盎然。
  五、形式多样的道法课是最开心的
  我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道法课教师完全可以将活动课的形式引入到道法课上,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我曾经课堂上使用过“小品表演”、“快乐竞答”等形式,“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等模拟形式,这些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学科整合的道法课是最喜欢的
  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新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学“情绪的种类”时,就让学生将“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的脸谱画出来;在教学“发掘潜能”时,就出一些数学智力题让学生竞猜;在上“珍惜青春”时,就让学生写出赞美青春的词语及诗句进行比赛;在上“自尊、自负、自卑的区别”时,就让学生上台演小品;在学“父母对大学生是否应该提供学费”时,就让学生展开辩论。
  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堂中适当地穿插一两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道法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学习“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时,我首先请全班同学唱陈红的《常回家看看》;当讲到成年子女对父母应尽赡养义务时,就播放满文军的《懂你》,从而让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
  总之,自然巧妙地整合美术、数学、语文、艺术、法律、音乐等学科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喜欢道法课。
  有趣导入的道法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道法课是最亲切的,联系时政的道法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道法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道法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道法课是最喜欢的。在思想道法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教师适时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只有这样才能教书育人双丰收。只要教师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