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英语强化阅读教学提效的实践探究
【作者】 韩 茜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追求。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应想方设法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加强;提效
阅读能力是英语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新课标对此就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就要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教学举措,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阅读技能得到有效训练,真正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英语教学,谈谈加强阅读教学,以更高效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英语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读法中学英语
英语是一门以读为径的学科,离不开了读,不仅难以习得语感,更不能获得“其义自见”效果,无法进入英语世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强调朗读教学,以此来提效。当然,这种朗读不是放任的让学生随意的读,而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朗读实践中提升以理解为主的朗读能力。例如,在教学Unit 6 Reading A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甲扮演多种角色,以背景音或旁白进行轻声朗读,让另外两个学生则分别扮演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学生甲进行朗读,其他两位学生则到时进行相应的对话;也可以采取集体与个别的方式进行表演,如几组同学一齐扮演背景音或旁白,另两个同学则分别扮演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也可以采取集体与集体进行对话的形式。这样的朗读,形式多样化,既能拓展朗读方式,又能激趣,就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加强朗读教学,还有多种作用,如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提高口语水平,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等。
当然,除了有声朗读外,到了初中这个节点,我们还应让学生有更多读书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以更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当然,这个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还有跳读、略读、细读、推读和选读。这些读书方式要配合朗读,以提高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能力的提升。实践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来选择。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诱发学生积极思考
要提效,走出传统“以灌化教”是前提。传统英语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怪圈,新课改就是要解决传统“慢、差、费、低”问题,让教学变得高效。在这几年实践中,我把课堂提问作为了探究的一个实破口,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细究了提问策略,还创新地与其他方式结合,通常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引向到新模式中。具体实践中,就是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但这个过程是基于课前预习为前提的。实践中我们应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提出问题,诱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三、注重阅读教学过程创新,让学生积极阅读实践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的。因此,要提效的英语教学,引导学生亲历英语实践是关键。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能有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创新教学过程,使之新颖有趣,能吸引学生参与,做到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
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基础上加强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注重平台搭建和机会给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来,成为阅读的有效实践者。这样,才能把良好的英语教育惠及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提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剑军,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训练方法与技巧[J].新课程,2016年。
[2]陈翠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加强;提效
阅读能力是英语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新课标对此就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就要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教学举措,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阅读技能得到有效训练,真正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初中英语教学,谈谈加强阅读教学,以更高效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英语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读法中学英语
英语是一门以读为径的学科,离不开了读,不仅难以习得语感,更不能获得“其义自见”效果,无法进入英语世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强调朗读教学,以此来提效。当然,这种朗读不是放任的让学生随意的读,而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朗读实践中提升以理解为主的朗读能力。例如,在教学Unit 6 Reading A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甲扮演多种角色,以背景音或旁白进行轻声朗读,让另外两个学生则分别扮演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学生甲进行朗读,其他两位学生则到时进行相应的对话;也可以采取集体与个别的方式进行表演,如几组同学一齐扮演背景音或旁白,另两个同学则分别扮演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也可以采取集体与集体进行对话的形式。这样的朗读,形式多样化,既能拓展朗读方式,又能激趣,就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加强朗读教学,还有多种作用,如提高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和提高口语水平,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等。
当然,除了有声朗读外,到了初中这个节点,我们还应让学生有更多读书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以更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当然,这个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还有跳读、略读、细读、推读和选读。这些读书方式要配合朗读,以提高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能力的提升。实践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来选择。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诱发学生积极思考
要提效,走出传统“以灌化教”是前提。传统英语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怪圈,新课改就是要解决传统“慢、差、费、低”问题,让教学变得高效。在这几年实践中,我把课堂提问作为了探究的一个实破口,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细究了提问策略,还创新地与其他方式结合,通常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引向到新模式中。具体实践中,就是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但这个过程是基于课前预习为前提的。实践中我们应提前将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根据提示进行自学,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提出问题,诱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三、注重阅读教学过程创新,让学生积极阅读实践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实践获得的。因此,要提效的英语教学,引导学生亲历英语实践是关键。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更能有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创新教学过程,使之新颖有趣,能吸引学生参与,做到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
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知识的运用促使交际能力的形成,交际能力的提高又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一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较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基础上加强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注重平台搭建和机会给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来,成为阅读的有效实践者。这样,才能把良好的英语教育惠及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提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剑军,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训练方法与技巧[J].新课程,2016年。
[2]陈翠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