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曹 鸿

【机构】 新疆伊宁市英也尔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体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内容,科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包括学生的情感认知、智力发展水平、学习环境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全面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小学体育;应用

  一、全面优化教学目标,确保合理分层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往往将学生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为学生设置统一化的目标,并以成绩考核来作为学生体育目标完成情况的统计,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很难优化学生的体育素养。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的今天,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引导者,理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教学目标方面予以体现。
  (一)基于学生素质设计差异化目标
  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进行科学分层。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适应较大强度的体育活动,但有的学生可能无法适应。同时,在小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较大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身体素质整体较高,女生的身体素质则相较于男生要差一些。在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这些都应该是教师充分考量的范畴。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分为体质较优组、体质良好组和体质中等组三个层次小组,教师再根据分组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教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切实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二)基于体能目标来设计教学课件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还应该充分考量到学生的体能,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同一班级内学生的身体素养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他们设置差异化的体能目标。每一堂课按照体育能力相协调的分组原则,明确体能锻炼的目标,充分兼顾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之间能够和谐的相互完成教师布置的体能任务锻炼。一方面,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体能目标高的学生与体能目标低的学生分成一组,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前者的带动和鼓励作用,也能够让后者迎头赶上。另一方面,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体能目标,结合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等进行分组。比如,将体育兴趣相一致的学生分为一组,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学习氛围,引导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激发。
  二、适时进行单独辅导,提升学生体育水平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不同兴趣程度、不同体能素养的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知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体育教学分层的基础与关键。为了规避体育课堂上出现两极分化,教师在进行合理分层的过程中,还必须适时进行单独性的辅导,以便让体育素养相对低的学生得以掌握科学的方法,尽快追赶上来。同时,对于体育素养较高的学生,教师同样应该适当给他们“吃偏食”,以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不高,或者体育素养相对比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缺乏体育学习兴趣,对体育课程兴趣不高,进而出现学困的问题。教师再对这类学生进行讲解与授课时,应该适当开展单独性的辅导,积极开展游戏教学法,引导和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切实提升自身的素养。比如,教师按照地域相邻的关系,将部分学困生聚拢起来,引导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积极利用周六日等课余时间来进行组团游戏。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来提升他们的体育参与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来融洽他们的氛围,进而发挥互帮互助、相互鼓励的作用。
  三、关注学习过程,完善评价标准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全面关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完善评价标准,以便及时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以便教师及时修正方向。
  (一)随时调整教学目标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初期,可能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层,但这种分层绝不是呆板而固定的,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进步等随时进行调整与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提升分层教学的整体效果。一方面,教师应该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明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什么内容,提升了多少技能,体能优化了多少,素养提升了多少。教师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对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微调,确保他们的学习现状与实际接受能力的匹配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树立阶段性的目标,以一个周期或者一个阶段来考评学生。教师结合考核内容来为学生合理调整学习任务,教师结合考核内容来为学生合理确定学习方向。
  (二)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结果论,采用过程评价方式。一方面,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最初学情,以便形成科学的对比。部分学生的体育素养偏低,那么教师在评价他们的过程中,就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应该结合他们的初情,科学予以评价与点评。与此同时,教师在评价他们的过程中,还应该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还应该善于采用鼓励的方式,积极赞赏学生,给予学生以正向引导。比如学生在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称赞,充分尊重他们的成绩。相反,当学生体育认知偏低时,教师要赞赏他们的求知态度,鼓励他们积极挖掘出自身原因,积极进行改进与调整。
  四、结论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不断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划分教学目标,教师要实施科学分组,教师还应该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