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效数学课堂源于精心设计
【作者】 杜 烨
【机构】 四川省西充县关文镇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要创建高效数学课堂,就需要我们加强精心设计,着力点在开课导入、新授过程、课堂提问和巩固练习上。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精心设计
在大力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人的共同梦想和不懈追求。多年实践告诉我们,高效课堂源于精心设计,需要我们把功夫花在课前,做足课前准备。象古人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样,需要我们加强备课工作,即教学设计,就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下面,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谈谈创建高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精心设计开课导入
开课导入,作为一课之首,时间虽短,但意义重大,担当着聚焦学生眼球,提高注意力,诱发思难参与的重要作用,开课导入设计得好,新知教学顺利过渡,让学生在“愤悱”状态中不知不觉就沉浸探索中去了。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即数学现实,也称“最近发展区”,开课导入得好,就具有唤醒、激励的作用,学生进入新知学习就非常自然,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有这样的导入设计:①小明上街买早点,买5根油条、4块大饼、3碗稀饭后,又买6根油条、3块大饼、2碗稀饭,问他共买多少早点?②若将上述油条用a,大饼用b,稀饭用c代替,则小明共买多少早点?这种导入设计以生活为背景,清晰说明了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为什么要合并,并自然而然的知道同类项怎样合并,它从简单的生活实例中提升数学问题并揭示数学规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课堂情境导入过分注重体现新课程中的“数学生活化”理念,把一些原本很简单的数学问题,想方设法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而忽视了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知识。虽有活泼的形式,却缺少数学本身的价值。数学中的情境导入设计,既要挖掘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要注重数学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不能为生活化而生活化。
二、精心设计新授过程
新授过程是一堂的重点部分,是学生习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阵地。加强这一过程的精心设计,便能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这一环节中,我们不仅要把关键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来突出,引起学生高度注意,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顺利接受,即化解难点。在这个重要环节中,要探讨的问题很多,我认为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设计,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教方面,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即采用多媒体上课,通过与新知整合,直观化的呈现,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的再现出来。在学的方面,我们要凸显学生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动手观察、操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掌握数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与学两方面,共同建构起高效课堂来。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无疑则教有疑”的有效方法。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读者,唤起他处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像。”因此,在高效课堂创建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还会发现一些优秀教师把新知教学就设计成了一边串的问题,我们称之为“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拾阶而上,最后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有教师这样来进行:要把30克含16%的盐水稀释成含盐0.1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分析时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浓度问题中有几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浓度为20%的盐水a克,含盐多少?含水多少?”“加水过程中哪些量变化,哪些量没有改变?”“溶液中含盐不变,如何利用这一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学生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并逐一解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我认为有效的课堂练习首先应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练习设计要深挖练习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找到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处理好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的关系,通过自主练习、解决问题,揭示知识的数学本质,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其次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练习变为解决生动有趣的生活实际问题,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再次要启迪学生的思维,练习的设计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激发自主发现的欲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都能得到培养与锻炼。总之数学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总之,要创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就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步步实效性,让每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出学生是主体的新课改思想。只有主体积极参与、主导激情投入,师生共同沉浸在知识建构的互动探究发现中,才能让数学高效课堂、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万霞,开阔视野,呈现新知——谈初中数学新知教学的创新方式[J].数学教学通讯,2016年。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创建;精心设计
在大力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育人的共同梦想和不懈追求。多年实践告诉我们,高效课堂源于精心设计,需要我们把功夫花在课前,做足课前准备。象古人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样,需要我们加强备课工作,即教学设计,就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下面,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谈谈创建高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精心设计开课导入
开课导入,作为一课之首,时间虽短,但意义重大,担当着聚焦学生眼球,提高注意力,诱发思难参与的重要作用,开课导入设计得好,新知教学顺利过渡,让学生在“愤悱”状态中不知不觉就沉浸探索中去了。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即数学现实,也称“最近发展区”,开课导入得好,就具有唤醒、激励的作用,学生进入新知学习就非常自然,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有这样的导入设计:①小明上街买早点,买5根油条、4块大饼、3碗稀饭后,又买6根油条、3块大饼、2碗稀饭,问他共买多少早点?②若将上述油条用a,大饼用b,稀饭用c代替,则小明共买多少早点?这种导入设计以生活为背景,清晰说明了什么是同类项,同类项为什么要合并,并自然而然的知道同类项怎样合并,它从简单的生活实例中提升数学问题并揭示数学规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课堂情境导入过分注重体现新课程中的“数学生活化”理念,把一些原本很简单的数学问题,想方设法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而忽视了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知识。虽有活泼的形式,却缺少数学本身的价值。数学中的情境导入设计,既要挖掘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要注重数学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不能为生活化而生活化。
二、精心设计新授过程
新授过程是一堂的重点部分,是学生习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阵地。加强这一过程的精心设计,便能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这一环节中,我们不仅要把关键的知识点作为重点来突出,引起学生高度注意,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顺利接受,即化解难点。在这个重要环节中,要探讨的问题很多,我认为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设计,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教方面,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即采用多媒体上课,通过与新知整合,直观化的呈现,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的再现出来。在学的方面,我们要凸显学生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动手观察、操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掌握数学方法。这样才能在教与学两方面,共同建构起高效课堂来。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无疑则教有疑”的有效方法。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读者,唤起他处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像。”因此,在高效课堂创建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还会发现一些优秀教师把新知教学就设计成了一边串的问题,我们称之为“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拾阶而上,最后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有教师这样来进行:要把30克含16%的盐水稀释成含盐0.1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分析时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浓度问题中有几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浓度为20%的盐水a克,含盐多少?含水多少?”“加水过程中哪些量变化,哪些量没有改变?”“溶液中含盐不变,如何利用这一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学生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并逐一解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我认为有效的课堂练习首先应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练习设计要深挖练习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找到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处理好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的关系,通过自主练习、解决问题,揭示知识的数学本质,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其次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枯燥乏味的纯数学练习变为解决生动有趣的生活实际问题,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再次要启迪学生的思维,练习的设计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激发自主发现的欲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都能得到培养与锻炼。总之数学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总之,要创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就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步步实效性,让每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出学生是主体的新课改思想。只有主体积极参与、主导激情投入,师生共同沉浸在知识建构的互动探究发现中,才能让数学高效课堂、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万霞,开阔视野,呈现新知——谈初中数学新知教学的创新方式[J].数学教学通讯,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