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讨

【作者】 刘 静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镇鲁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成绩已经不再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而是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重视诗词鉴赏活动的开展。关注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他们积淀深厚的文化基础塑造丰满优秀的人格。诗词不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也是浮华世界中的一抹亮色。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以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给予学生一份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升其文学水平,而古诗词的学习和诵读就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古代诗词的魅力,自觉地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化。同时,通过诵读各种古诗词,也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历史中的故事,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自由诵读或配乐诵读的形式,同时要注意古诗词中的韵律与节奏,并适当地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与思考。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锻炼初中生的想象力。古诗词最明显的特征是语言的精简性,诗人们用寥寥几句话便将所要传递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初读古诗词时必然有晦涩难懂之感,但通过理解便能被诗词的意境感染。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有赖于想象力的激发,九年级的初中生想象力丰富,以古诗词为契机培养学生联想、思考的能力,能够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有利于初中生美的体验。古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是其他题材和形式难以匹及的,学生在鉴赏、朗诵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美的体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欣赏“美”的过程。九年级学生的审美体系有待完善,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导者,通过古诗词教学能够让学生领悟古诗词的魅力,了解何为“音韵美”,何为“意境美”,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二、策略
  1、重视实践,在读写中学会创造 
  读与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便明确指出要将优化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为此教师必须要更加重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强化,这是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培养学生的必要途径。在教学改革趋势下,教师必须要重新思考语文诗词读与写的教学,要立足新课改的要求思考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策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会引导学生朗读,掌握诗词的韵律,但是在写上却往往不够重视。要实际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学习诗词时不仅会读,也要会写。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朗诵是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我国诗词之美主要在于韵律,平仄之间,诗词的意境尽现。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朗诵诗词的语境,诗词的美感会更加明确地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写去表达自身对于诗词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送友人》这首诗时,在读这一环节,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感,而在写这一环节,则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诗词的内容去发散思考,例如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并且写出译文,通过读与写的训练,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也正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所在。
  2、强化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作为语文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古诗词比较善于利用言简意赅的词语和精简的语句,来表现诗人的情感价值及内心世界。优秀的诗词作品一般都具备言简意赅的特点,并且让人回味无穷,意味深长。所以,在鉴赏诗词和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去深刻感知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例如,教师让学生在鉴赏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欣赏,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描绘一篇篇优美的篇章,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整体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在分析书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将鉴赏能力教给学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艺术视角下,通过不同的鉴赏方法来鉴赏古诗词。并且在鉴赏古诗词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自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意见和想法,谈谈自身的独特感受。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
  3、理解古诗词背景,仔细揣摩 
  每一首古诗词的创造背景都别具一格,有的古诗词是在诗人的意志消沉时所写,由景触情,由景及人,还有的古诗词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要想深入学习古诗词文字中的语言信息,必须要想先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够理解文字中的含义。同时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研读和讨论走向深入。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创作背景,研究作者的政治主张,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遭遇。从表面上来看,这首词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平静与朴素,但实际上蕴含着作者抗击金军、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讲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作者其他作品的探究欲望,提高教学有效性。古诗词中的字词是作者不断推敲后选择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指导作用,带领学生领悟古诗词中的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主旨。再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绿”字进行分析,并研究“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精华所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感受到了“绿”字对诗歌的影响。
  结语
  古诗词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对学生更好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立足于诗词本身,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和眼光,力求做一名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
  参考文献: 
  [1]陈品丽.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99+200. 
  [2]冯晴雪.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策略[J].才智,2018(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