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开放数学课堂,激发学生求知欲

【作者】 王仲书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碑记镇大佛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根据生态教学课。谈谈在数学课堂中,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如何主动学,学生大胆的去质疑,如何学的更好。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个性差异,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展开科学建构、有序引导与强化实践。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堂;有效性;学习;能力;兴趣;提高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自由发挥、快乐学习的场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路人。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掌握基本技能、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就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去才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转变自己的业务理念来获得课堂教学的有效,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关系,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如何主动学,如何学的更好”,从而认真研究“如何处理教材更合理、如何教的更高效”,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就会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及时调整,让我们的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我们课前的充分准备,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知识基础、思维反应的快慢和实际的动手能力。其次要明确每一节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一是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并掌握教材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才能依据教学内容对合作小组进行教学。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由浅至深、由易到难,才能充分地调动合作小组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还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变化,数学教师要随时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情绪,在学生出现厌学状态时要及时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查找,同时还需要确定教学的方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教学,方便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好每一门学科的开始,必须先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和激情,冲动,才会有想要有对数学更深层次的探究,才会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自觉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寻找数列、式子和图形的变化规律,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喜欢老师,学生的学习会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抛物线的图象与性质》时,我们用多媒体放一些生活中石拱桥、跳绳、投篮球的实物图片等等。尽量让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轻松愉悦,以此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进行讲解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以朋友的身份去和学生相互交流,一起研究数学题目,再一起得出解答思路,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教师没有害怕心理,在轻松无压力的状况下使思维变得很活跃,解题速度也会加快,正确率也会有所提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渐渐地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的探讨和研究而得出答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全身心地投入到探讨数学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集体的智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不需要别人的敦促,自己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就是学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现在或即将要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遇到问题困难不气馁,勇于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多思考,多提问,多与同学交流,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学习性的根源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使学生深深地爱上数学。
  三、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主要是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精气神,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来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学习《概率》时,教师应该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我在引入这部分知识时,和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男女两个小组,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骰子,叫一人学生在讲台上来进行抛掷.如果是骰子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就由男学生回答我的问题.如果骰子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就由女学生回答我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就会懂得事情本身所具有的随机性,让学生在浓烈的现实场景氛围中,树立能动学习、主动学习、深入协作的情感和意识。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利润应用题》时,我举例:假如你是一个超市老板,进一本书5元,卖给顾客10元,其它开资不计,你赚了多少元,如果有其它开资(车费)2元,你又赚了多少元。成本或进价是3元,卖价或是售价是5元,利润是5或3元,赚了50%或30%,这样让学生充当老板的角色,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生活化,学生便于理解,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级性,对本节的学习又充满期待和渴望.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达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得好,不如说是学生学得好,所以教学方法必须合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勾股定理应用》时,在圆柱体的表面上,求线段的最短距离,把抽象的立体图形和曲面,转化成平面利用轴对称性质和构建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解答,对基础差的学生就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我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与学生之间探究、小组之间共同讨论得出结果。所以学生的实际包括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动手能力等。现在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必须更加灵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通过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讲解《求代数式值》一节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我让学生先自己学习本节内容,然后采用复述的方法来讲解本节自己理解的内容,再结合同学间的互助把原本抽象的内容(数学中的“符号感”)通过学生自己来解决,我再通过简单的测试来肯定学生自己学习取得的成功,有自学、有互动、有体验,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当然在互动中要使有效性得到最优化,就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体验成功,在合作学习中必须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还有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信息搜集及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当然方法不止一种,任何方法要做到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多种结合,才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在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课堂氛围也充满了活力,也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五、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因为害羞很少去问教师。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疑问,不管是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或是教材书上的知识,学生可以将疑惑的问题与老师一起探讨。让学生大胆的质疑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在质疑数学问题的时候就有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机会,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这样才能抓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机遇。牛顿因为被苹果砸到而产生为什么苹果会落地的疑问,所以才开发脑力,经过不断地研究创造出了闻名于世的地心引力的规律,阿基米德因为对杠杆有疑问,所以才会不断地开动脑力,最后得出伟大的杠杆定理。比如:直线解析式y=kx+b的图象经过点A(-2,-1),B(1,3)两点,与x轴交于C点,与y轴交于D点,(1)、求直线解析式,(2)、求三角形DOC的面积。对面积的求法,我让学生大胆的发表各自的看法,讨论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不能解决教师再引导,这样学生大胆的去质疑,才会有更多的创造能力,不要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忽略了问题能带给我们的好处,创造能力也不分大小,一丝灵感也有所帮助。所以要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具有问题意识.由于每名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对事物的认知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差异情况,在课堂中除了应当尽力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不仅是能应付考试的,还能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外,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去学习当前的知识,学会如何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还可以很好地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解题的过程中充分地被激发出来。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充分地交流,并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反思,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六、信息反馈,多元化评价
  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所以应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对学生的肯定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心灵安慰,精神粮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的表扬和肯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表扬要有亲和力,教师如果只是对那些数学底子较好的学生加以关爱,对于数学功底较差的学生关注较少。这种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利于创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我们应该就不同学生的特点对其提出相应的要求,给以表扬和奖励。这样才能够全方面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努力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意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开放教学,应该认真分析学生认知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个性差异,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展开科学建构、有序引导与强化实践,鼓励学生逐步强化自身知识与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引导自主思维、展开互助探索、强化应用体验.完善学生知识网络,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参与深度和认知效果。这样才能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参考了《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与《中学数学杂志》。
  [2]根据课改的生态教学要求。
  [3]引用一些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