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作者】 易良英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目前,我国许多小学教师仍然没有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理科的数学老师,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道德教育是由思想和道德等文科学科解决的,而数学学科则不需要道德教育。一些老师认为,只要教好数学知识,就不进行数学教学就很难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数学老师为了应付道德教育的要求,只做表面工作而无视挖潜教科书中隐性的德育,更不会去进一步研究德育的内容,而且只追求教学效率,认为学生只要可以学会计算,那么就可以完全放弃德育工作。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重构策略

  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这门学科极其重要,小学义务教育是整个义务教育的基础,同时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学生日后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但是作为数学老师来讲,并不能只关注于教学,同时還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以如何使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是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来以下几条建议,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体会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数学教师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
  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德育教育渗透体会的效果来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教学还存在部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小学数学教师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思政教师的教学内容,课堂可以利用的德育教材内容较少,也没有利用课内课外德育教材进行教学的意识,认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仅仅是教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影响德育工作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开展者和引导者,如果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未将德育教育划入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内,又如何实现新课标的德育教育要求?因此,要想让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体会,学校首先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让其了解德育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教育内容和责任,加强数学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意识,以此促进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展开。
  2.小学数学教师德育渗透方法单一
  此外,除了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再加上数学知识本就抽象,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以全程集中精力进行听讲,而目前所采用的数学课堂德育渗透方式又大多为教师讲解的形式,大大增加了数学课堂的枯燥性,从而导致学生丧失课程学习兴趣,无法同数学教师进行有效互动,不仅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还阻碍了德育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渗透。
  二、如何让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体会
  1、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德育
  为了重建德育的渗透,小学教师必须首先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认识德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小学数学不仅要教知识,而且对学生德育也很重要。由于数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学科,并且不断注重现代教学理论的结合,因此教师应该主动注意国家政治的时事,注意教学趋势的前沿和德育渗透的先进教学方法。例如在小学数学课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德育渗透,播放一些与德育和数学知识有关的事件或电影、视频和PPT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使德育活动更加直接和生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记忆更深刻。
  2、深挖数学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最常接触到的就是数学教材,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数学教材的深挖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体会。比方说在进行《时、分、秒》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静止一分钟,什么也不做,去体会一分钟有多长,再让学生去思考,多少个一秒钟组成一分钟,而又有多少个一分钟组成一个小时,多少个小时组成人的一天?由此来教导学生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导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介绍知识的发明者,比方说在进行《圆周率》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对圆周率的发明者祖之冲进行介绍,让学生知道我国伟大数学课、天文学家同圆周率背后的故事,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加强学生的爱国之心,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
  3、创造良好教学情境
  对于教学情境,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情境对知识教学的作用,就相当摆在我们面前的15克的食盐,一口将这些食盐吞下,是难以下咽的,甚至会反胃;但是,将这15克的食盐融入鲜美的汤中,会觉得有滋有味,在享用的过程中,回味无穷。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就像是将食盐融入了汤中,不仅可以展现出知识自身的价值,还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体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为知识的美所折服。基于此,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般会利用多样的手段,如语言描述、多媒体辅助等,创设形象多彩的情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为数学家身上美好的品质所折服,自主地树立自信心。以“四则运算”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我采取故事讲述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从而使其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祖冲之是如何推算出圆周率的,陈景润是如何夺取数学桂冠的,以此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数学家身上过攻坚克难、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的熏陶,从而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乐观地应对数学学习,就算在今后的学习过程终于到再大的困难或挫折,也不轻言放弃。
  4、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将德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强调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此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绝对不能再采取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大谈特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而应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机,顺其自然地将德育内容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自主地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以“重量单位”为例,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我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天可以节约一颗米,那么,全国人民加起来,就可以节约14亿的米,其重量大概是3465532克,合多少千克呢?在该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加深对克与千克转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我把握此问题条件,引导学生在个人与集体的作用下,感受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以此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树立节约意识,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在组织教学之后,我还鼓励学生搜集与此类似的内容,编创问题,从而在互相交换解决中,增强知识水平,建立深刻的道德认知。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善于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教学情境熏陶学生,以教学内容指引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扎实掌握所学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德智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乃春.潜移默化,育德于教——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实践谈[J].华夏教师,2017(17):65.
  [2]陈育德.微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