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初探
【作者】 谢春霞
【机构】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方面。英语作为国际性通用语言,更加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英语交流和沟通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重要时期,开展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创设情境;积极鼓励;因材施教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创设情景,并让学生在情景当中进行英语交流,学生会更加自然、自由,也更加容易主动参与到英语交流队伍中。口语是英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由于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学生需要合理的使用口语进行交际,所以教师需要使用情景引入的方式,带领学生主动地练习口语,进而能让学生合理的应用英语进行交际,从而能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使所学知识能真正的得以应用。本文我将从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讨论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要了解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
我们做教师的人需要牢记的一句话是: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起码得有一桶水,甚至更多。做教师的人,最重要的是得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在当前的英语教师队伍水平良莠不齐,存在部分教师为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有限、英语口语存在问题等客观情况,如果在同一个教师身上集齐了所有的劣势,那对于学生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教学,不仅无法促进其口语能力的发展,反而在学生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扰乱了学生的试听,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长,尤其是口语,一旦初次被教错,后期纠正就太费力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有合理的认知,知道自己的水平,发现问题或者不足,想办法补足自己得到短板,或者扬长避短,如读音不准的老师可依靠标准的音频材料等。总之,教师的口语教学一定要扬长避短。
二、通过听音频,鼓励学生的模仿行为
一般情况下,音频教学是不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的。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其主要作用还是在于交流。以我们每个中国人成长为例,我们的学会语言的过程都是从亦步亦趋、牙牙学语开始的,没有人一出生就能说完整的话。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模仿音频中的语调口音等。当模仿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学生的语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在英语的口语交流中也会越来越自信。
三、创设情境,营造说英语的氛围?
为什么当前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到了大学毕业之时英语口语还是磕磕巴巴,而学习自己的母语就会很快,而且完全没有学习的压迫感呢?这就是因为在母语环境下,我们每时每刻都有学习的情境和氛围。我们能力有限无法给学生营造百分百的英语环境,但是起码,我们掌控自己的英语课堂。通过观察和教研,教师可以发现一些初中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外表和学习哪个重要、怎样获得他人的肯定、对别人的好感要不要表达,以何种方式表达等。学生不用拘泥于座位的安排,随意交谈,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总之,营造一个轻松交谈的环境,来进行英语口语的教学。
四、注意纠错,提高应用能力
在当前的英语新课改中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面于那些错误的用法、读法充耳不闻,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我的读音和语法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是非常可怕的信号,一旦在学生的心中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以自我为标准,听不进他人的规劝。等脱离了当前的教学和应用环境,进入新的环境,将会备受打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一定要坚持有所底线,当然,但学生的读音、语法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怎样去纠正,既是对教师的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调动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应该是我们的宗旨和目标。
五、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
正如前文所述,学生在练习英语的时候,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顾虑,他们可能因为担心说错不敢开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上课应以鼓励、表扬为主。要知道,学生在进行口语操练时,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语音或语法上的错误,假如教师不停地打断学生的思路,指出表达中的错误,会让学生感到是在批评他,逐渐地他们就会害怕开口,这将会严重挫伤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对于敢于用英语去表达自己思想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并可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降低表达难度,让有困难的同学“跳一跳,摘桃子”,使那些不敢开口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掌声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开口说英语的信心。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和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加以恰当引导,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用英语交流思想的目的。
六、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性,学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提出问题应该优先考虑提问基础中等的学生,然后让中等偏上的学生进行补充。举例来说,如果是直接在课本上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就可以让中等基础的学生回答,而如果需要总结概括的问题,可以考虑让中等偏上的学生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全班级范围内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问答活动,让大多数同学能够享受完成课堂任务的喜悦,增加其成就感,这也间接的鼓励了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说,从而形成了良好而积极的心态,健康向上的班风。
学生学习口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学好英语并擅于表达,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征,对其采取正确的口语教学策略。教师在这其中应用自身较高的业务水平,给学生创造恰当的英语学习环境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
参考文献:
[1]陈旭林.生态课堂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05).
[2]陈方.情景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實验研究[J].广州大学.2015(09).
[3]马云.坚持师生共同进步,发展情境训练环境——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指导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3(01).
[4]俞金鑫.浅议微课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4).
【关键词】 创设情境;积极鼓励;因材施教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创设情景,并让学生在情景当中进行英语交流,学生会更加自然、自由,也更加容易主动参与到英语交流队伍中。口语是英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由于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学生需要合理的使用口语进行交际,所以教师需要使用情景引入的方式,带领学生主动地练习口语,进而能让学生合理的应用英语进行交际,从而能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使所学知识能真正的得以应用。本文我将从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讨论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要了解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
我们做教师的人需要牢记的一句话是: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起码得有一桶水,甚至更多。做教师的人,最重要的是得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在当前的英语教师队伍水平良莠不齐,存在部分教师为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有限、英语口语存在问题等客观情况,如果在同一个教师身上集齐了所有的劣势,那对于学生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教学,不仅无法促进其口语能力的发展,反而在学生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扰乱了学生的试听,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长,尤其是口语,一旦初次被教错,后期纠正就太费力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有合理的认知,知道自己的水平,发现问题或者不足,想办法补足自己得到短板,或者扬长避短,如读音不准的老师可依靠标准的音频材料等。总之,教师的口语教学一定要扬长避短。
二、通过听音频,鼓励学生的模仿行为
一般情况下,音频教学是不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的。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其主要作用还是在于交流。以我们每个中国人成长为例,我们的学会语言的过程都是从亦步亦趋、牙牙学语开始的,没有人一出生就能说完整的话。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去模仿音频中的语调口音等。当模仿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学生的语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在英语的口语交流中也会越来越自信。
三、创设情境,营造说英语的氛围?
为什么当前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到了大学毕业之时英语口语还是磕磕巴巴,而学习自己的母语就会很快,而且完全没有学习的压迫感呢?这就是因为在母语环境下,我们每时每刻都有学习的情境和氛围。我们能力有限无法给学生营造百分百的英语环境,但是起码,我们掌控自己的英语课堂。通过观察和教研,教师可以发现一些初中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外表和学习哪个重要、怎样获得他人的肯定、对别人的好感要不要表达,以何种方式表达等。学生不用拘泥于座位的安排,随意交谈,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总之,营造一个轻松交谈的环境,来进行英语口语的教学。
四、注意纠错,提高应用能力
在当前的英语新课改中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面于那些错误的用法、读法充耳不闻,这就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我的读音和语法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是非常可怕的信号,一旦在学生的心中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很容易造成学生以自我为标准,听不进他人的规劝。等脱离了当前的教学和应用环境,进入新的环境,将会备受打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一定要坚持有所底线,当然,但学生的读音、语法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怎样去纠正,既是对教师的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调动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应该是我们的宗旨和目标。
五、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
正如前文所述,学生在练习英语的时候,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顾虑,他们可能因为担心说错不敢开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上课应以鼓励、表扬为主。要知道,学生在进行口语操练时,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语音或语法上的错误,假如教师不停地打断学生的思路,指出表达中的错误,会让学生感到是在批评他,逐渐地他们就会害怕开口,这将会严重挫伤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对于敢于用英语去表达自己思想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并可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适当降低表达难度,让有困难的同学“跳一跳,摘桃子”,使那些不敢开口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掌声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开口说英语的信心。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和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加以恰当引导,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用英语交流思想的目的。
六、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性,学生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提出问题应该优先考虑提问基础中等的学生,然后让中等偏上的学生进行补充。举例来说,如果是直接在课本上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就可以让中等基础的学生回答,而如果需要总结概括的问题,可以考虑让中等偏上的学生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全班级范围内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课堂问答活动,让大多数同学能够享受完成课堂任务的喜悦,增加其成就感,这也间接的鼓励了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说,从而形成了良好而积极的心态,健康向上的班风。
学生学习口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学好英语并擅于表达,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征,对其采取正确的口语教学策略。教师在这其中应用自身较高的业务水平,给学生创造恰当的英语学习环境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
参考文献:
[1]陈旭林.生态课堂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05).
[2]陈方.情景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實验研究[J].广州大学.2015(09).
[3]马云.坚持师生共同进步,发展情境训练环境——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指导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3(01).
[4]俞金鑫.浅议微课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