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作者】 姜鉴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来说,实习基地作为较为重要的实践授课场合,对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汽车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对于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本文立足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促进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相关报道可知,全世界汽车行业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利润是由汽车服务行业而产生的,汽车服务产业已经成为服务业当中最具潜力、最富活力的产业之一。由此观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有着无限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就我跟当前汽车服务行业专业人员来说,仍然存在着专业素质较低、水平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汽车服务行业的长远发展。故此,亟待构建专业化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1.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对培养汽车服务人才的作用
所谓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其中覆盖了工学专业、经济学专业以及管理学专业等多个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从用户使用下线汽车到整车报废为止的过程,是现阶段我国教学研究中相对活跃的一个专业领域。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对于夯实人才理论基础,培养专业型人才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拓宽知识范围,激发学生积极性
当学生到汽车服务专业实训基地实习后,其需要学习的不仅仅围绕书本教材,而是真实接触汽车检测维修、汽车销售、汽车评估以及汽车理赔等业务。故此,经历过实习训练以后,学生会较为深入掌握相关业务的实质,有利于其日后掌握汽车检测方法以及汽车工作流程等,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积极性。
1.2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在大多数院校之中,专业授课通常以理论为核心,即使一些院校设置了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但是内容大多局限于某一章节或者部分课程,缺少系统性的操作实践。举例来说,汽车维修工程实验课,只开放了气门间隙调整、离合器调整等课程,其他的实验均受条件制约难以开展。故此,大多数学生对汽车维系只能理论上认知,并未从实践中获取锻炼。而实习实训基地则很好的改善了这一难题,在基地训练中,通过以企业的在修车辆为实践对象,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检查车辆故障并尝试维修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学生大多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维修技能,既能够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3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而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是在社会、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提前感知社会、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以便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夯实基础。与此同时,汽车服务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也能够获得职业认同感,对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查漏补缺,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等。可见,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竞争实力,有效的缓解了就业竞争压力。
2.探究如何加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1建立专业实训区,完善校内就业服务基地
当前,我国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案来说,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专业性人才,主要从事汽车营销、汽车贸易、汽车检测以及汽车保险理赔等业务,既能够掌握一定的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的高级人才。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提升学生的竞争实力,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就业方向,规划建设汽车服务工程实习实训基地。首先,建立汽车拆装实训区,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自行完成汽车组件的拆装,了解汽车的基本运行原理;其次,构建汽车底盘实训区,引导学生掌握汽车电子电器系统的主要构成以及常见故障,学生可以排除简单的汽车故障;最后,完善汽车装饰美容实训区。学生经过实训,可以从事汽车的装饰美容等业务。学生按照各个专业区的侧重点进行合理选择,加强实训练习,以便于为日后就业夯实基础。
2.2提升师资水平,构建专业化基地师资队伍
为了提升汽车实习实训基地的服务质量,基地需要构建一支年龄适当、学历水平较高、职称结构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事实上,当前大多数院校中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师资资源。在实习实训基地中,应该引导理论指导课程的教师参与到实训中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训机会;同时以课程任务为标准,积极引导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进修,掌握更多的先进知识与技术,提升实践操作水平;教师也可以引导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操作,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使所有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2.3采取校企联合形式,构建校外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联合的一种重要模式,与校内基地相比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拥有更加丰富的实践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场地资源等,更加接近于日后的就業岗位。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可以各司其职,各自发挥其最佳效能与作用,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可靠的实习机会,同时也企业解决相应的人才短缺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实习的主要内容有:基础性实习,学生主要到公司参观,了解汽车部件、加工工艺、整车配置流程等,使学生正确且全面的认知到汽车;生产型实习,主要以参与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亲自到4S店参与,熟悉并亲自体验各个工作岗位,掌握汽车后市场所经营的业务;毕业实习训练,主要是以毕业设计课题为核心,到校企合作基地进行实习,以便于促进毕业设计的完成。与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关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2.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强实习基地管理体系
毋庸置疑,汽车服务专业工程实习实训基地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教学科目,在构建地基管理体系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开放且创新的实习环境与实训条件等,使学生能够在开放的实验室中完成各种服务活动,以便于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学生实践的安全性,基地应该完善设立管理方法,妥善做好记录,及时调整增设实训设备,以便于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社会发展中一门重要的工科专业,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汽车服务人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尤其关键,只有保证实践环节扎实,才能够确保毕业人才满足各个企业的专业性需求。故此,在对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建设时,应该格外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学校应该从自身的办学特征与生产实际出发,按照专业目标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出更多创新性、专业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蒲华,聂永红,向阳辉.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9,35(01):166-167.
[2]王旭东,杜力,马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8,16(09):180+184.
[3]姚固文,周立迎,黄昊旻,邓伟,梁昱.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235.
[4]黄继刚,李琳.独立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6):56+55.
[5]赵伟,徐立友.汽车服务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8(20):106-107.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相关报道可知,全世界汽车行业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利润是由汽车服务行业而产生的,汽车服务产业已经成为服务业当中最具潜力、最富活力的产业之一。由此观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有着无限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就我跟当前汽车服务行业专业人员来说,仍然存在着专业素质较低、水平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汽车服务行业的长远发展。故此,亟待构建专业化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1.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对培养汽车服务人才的作用
所谓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其中覆盖了工学专业、经济学专业以及管理学专业等多个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从用户使用下线汽车到整车报废为止的过程,是现阶段我国教学研究中相对活跃的一个专业领域。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对于夯实人才理论基础,培养专业型人才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拓宽知识范围,激发学生积极性
当学生到汽车服务专业实训基地实习后,其需要学习的不仅仅围绕书本教材,而是真实接触汽车检测维修、汽车销售、汽车评估以及汽车理赔等业务。故此,经历过实习训练以后,学生会较为深入掌握相关业务的实质,有利于其日后掌握汽车检测方法以及汽车工作流程等,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激发学生积极性。
1.2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在大多数院校之中,专业授课通常以理论为核心,即使一些院校设置了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但是内容大多局限于某一章节或者部分课程,缺少系统性的操作实践。举例来说,汽车维修工程实验课,只开放了气门间隙调整、离合器调整等课程,其他的实验均受条件制约难以开展。故此,大多数学生对汽车维系只能理论上认知,并未从实践中获取锻炼。而实习实训基地则很好的改善了这一难题,在基地训练中,通过以企业的在修车辆为实践对象,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检查车辆故障并尝试维修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学生大多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维修技能,既能够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3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而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是在社会、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提前感知社会、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以便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夯实基础。与此同时,汽车服务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也能够获得职业认同感,对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行查漏补缺,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等。可见,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竞争实力,有效的缓解了就业竞争压力。
2.探究如何加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1建立专业实训区,完善校内就业服务基地
当前,我国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案来说,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专业性人才,主要从事汽车营销、汽车贸易、汽车检测以及汽车保险理赔等业务,既能够掌握一定的技术、又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的高级人才。为了促进学生的就业,提升学生的竞争实力,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就业方向,规划建设汽车服务工程实习实训基地。首先,建立汽车拆装实训区,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自行完成汽车组件的拆装,了解汽车的基本运行原理;其次,构建汽车底盘实训区,引导学生掌握汽车电子电器系统的主要构成以及常见故障,学生可以排除简单的汽车故障;最后,完善汽车装饰美容实训区。学生经过实训,可以从事汽车的装饰美容等业务。学生按照各个专业区的侧重点进行合理选择,加强实训练习,以便于为日后就业夯实基础。
2.2提升师资水平,构建专业化基地师资队伍
为了提升汽车实习实训基地的服务质量,基地需要构建一支年龄适当、学历水平较高、职称结构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事实上,当前大多数院校中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师资资源。在实习实训基地中,应该引导理论指导课程的教师参与到实训中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训机会;同时以课程任务为标准,积极引导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进修,掌握更多的先进知识与技术,提升实践操作水平;教师也可以引导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操作,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使所有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2.3采取校企联合形式,构建校外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联合的一种重要模式,与校内基地相比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拥有更加丰富的实践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场地资源等,更加接近于日后的就業岗位。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可以各司其职,各自发挥其最佳效能与作用,不仅为毕业生提供了可靠的实习机会,同时也企业解决相应的人才短缺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实习的主要内容有:基础性实习,学生主要到公司参观,了解汽车部件、加工工艺、整车配置流程等,使学生正确且全面的认知到汽车;生产型实习,主要以参与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亲自到4S店参与,熟悉并亲自体验各个工作岗位,掌握汽车后市场所经营的业务;毕业实习训练,主要是以毕业设计课题为核心,到校企合作基地进行实习,以便于促进毕业设计的完成。与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合作关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2.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强实习基地管理体系
毋庸置疑,汽车服务专业工程实习实训基地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教学科目,在构建地基管理体系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开放且创新的实习环境与实训条件等,使学生能够在开放的实验室中完成各种服务活动,以便于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学生实践的安全性,基地应该完善设立管理方法,妥善做好记录,及时调整增设实训设备,以便于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作为社会发展中一门重要的工科专业,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汽车服务人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尤其关键,只有保证实践环节扎实,才能够确保毕业人才满足各个企业的专业性需求。故此,在对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建设时,应该格外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学校应该从自身的办学特征与生产实际出发,按照专业目标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出更多创新性、专业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蒲华,聂永红,向阳辉.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9,35(01):166-167.
[2]王旭东,杜力,马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8,16(09):180+184.
[3]姚固文,周立迎,黄昊旻,邓伟,梁昱.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235.
[4]黄继刚,李琳.独立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6):56+55.
[5]赵伟,徐立友.汽车服务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8(20):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