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对策探析

【作者】 陈婷婷

【机构】 浙江省龙港市新城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内容,通过小学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提升美感,增强他们的乐感,但是传统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文中基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优化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实践研究

  创新是当前小学教育的核心所在,而音乐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学科之一也应该不断创新,借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提升音乐创新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小学音乐教育创新的具体教学对策,谨以此为之后的音乐教学给予参考依据。
  一、小学音乐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创新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通过创新教育渗透促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小学音乐教育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而且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开展不同的教学策略。从目前情况分析,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自制力相对较差,而且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弊端,教师应该从此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借助创新教育的优势完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从而让学生能够从音乐教育中提升创新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记忆力,这对于学生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需从思想意识到音乐课程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其功能性,这样才能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从创新层面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育创新的具体对策
  1.营造良好的氛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学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自然而然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感知音乐学习的美妙之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可以对音乐教室进行细致的布置,选取学生喜爱的风格进行教室的装饰,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相对愉悦的氛围内体验音乐的美好。例如:教师对教室的座椅进行重新布置,改变以往固化的布置形式,设计更具有创意的呈现形式,比如半圆形、方形、圆形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呈现形式更让学生有独具一新的感觉,在教室的墙壁上可以设计一些音乐符号,或是与音乐相关的图画,作家的图像等,这样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音乐氛围,这对于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禁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音乐的学习是麻木无效的,甚至很多学生讨厌上音乐课,继而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从某种程度来说,音乐属于艺术学科,在教学方法的筛选上要以开放式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可以大胆创新,与教师形成相对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优化教学效果。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适合的教学策略。基于现状来看,学生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束缚性,学习环境比较拘谨。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游戏教学来缓解学生的紧张状态,从而让他们投入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之中,融洽的教学氛围必然会让学生放松心态,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充分展现主人翁地位,进一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成效。
  3.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引,并且为其提供舒适愉快的教学环境,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所有的学生,不能由于学生的差异化而区别对待。创新教育就是在以往教育上的创新,音乐教育的创新不仅要从思想上、方法上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教学,而且还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想推动创新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完善自身的素质培养,不能安于现状,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指引不无关系,所有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并且运用创新精神去重新组织教学活动,应用教学方法、技能及信息等方面知识优化音乐教育效果。这对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同时又是挑战,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较为稳固的音乐专业知识,其次,教师还应该具有极强的教学能力,这是音乐创新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直接因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时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升创新能力,教学不能墨守成规,否则难以获得教学上突破,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因素,所以教师在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创新教育具有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及记忆力。
  4.营造良好教学情境,注重互动教学
  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应该通过营造良好教学情境的方法强化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从美化教室环境着手,学生进入教室后能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学生才能抱着喜爱学习的心理投入到音乐教学的世界中。另外,教师还可以改变音乐教室的布局结构,设计多种形状的座椅排法,在增强音乐教室美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互动教学的作用是强化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应该将课堂主体还原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这样才能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展互动教学。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用于表达自己的看法,重视双向交流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效益。
  总体来说,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改善教学质量及效果,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推动音乐教学迎来新的发展篇章。本文中简要概述了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李欢欢.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5)
  [2]例谈口风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 詹箭.  内蒙古教育. 2016(15)
  [3]浅议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朱劲松.  北方音乐. 2012(11)
  [4]关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许萍.  学周刊.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