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 许 波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徐家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我作了如下一些探讨。
  一、兴趣激发多元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1、利用设疑创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讲述新课时,我一般会把例题作适当变化,把例题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到学的有意义有用。例如:讲分数应用题时,我最喜欢以吃的或以钱为例,让学生引起好奇心,如有100元钱,用去1/5,还剩多少钱,学生做这样的题目特别感兴趣。
  2、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打开解题的思路,使学生在发现解法中相信了自己的才智,尝到了学的兴趣。
  3、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求学的兴趣。要分类精心设计作业,使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在成功中求进。简单的题目可以提问中下层学生,有点难点的可以提问其他学生,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信心。
  二、教学观念现代化   
  现代教育观念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全面的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教育创新观、现代教育价值观等。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为学生充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
  2、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
  3、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平等、民主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互尊互爱的平等关系,教学相长的相互学习关系。为了给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教学,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圈子中的。
  三、师生关系民主化
  师生关系民主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处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让学生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
  1、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能够改变学生学习被动的状况,变学生厌学为乐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的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也学得索然寡味,真可谓“教学效率低下”。为了让学生能主动探索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平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师生关系。
  2、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能够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把自己尝试学习的情况或思考的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他们的思维通过碰撞才能产生美丽的火花,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况且,在学生尝试学习之后再让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学生也一定有话可说。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同学间商量,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准确。
  四、教学方法科学化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五、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比如,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牵引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运用多媒体练习巩固,可以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过程,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这样增加训练密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应该是兴趣激发多元化、教学观念现代化、师生关系民主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面优化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其实现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归根到底是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胜任二十一世纪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