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体育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究

【作者】 刘振宇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河舒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体育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既需要我们教师爱岗敬业,具备创新意识,又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策略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中学习创新。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实施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我们知道,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来开发培养,而作为培养人才主阵地的学校如何发挥职能呢?各个学科教学都责无旁贷地要实施创新教育,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大任。初中体育也不例外。而传统体育教学,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主要靠“模仿”老师,学生潜能不能很好被激发,导致教学没有达到应有效果。因此,加快体育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就成为体育界的一致呼声。实践也证明,只有以创新教育为载体,充分学生主体作用,实施创新育人工程,才能达成新课标要求。下面,我结合自身多年体育教学工作,谈谈在体育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其思想与理念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深度与效果,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有效实施,就必须从教师自身作起。
  (一)教师爱岗敬业是前提。教学创新是一项高层次的、艰苦的脑力劳动,它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中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只要“拿来”就能上课的习惯做法,因而需要教师智力与体力上的辛勤付出,做到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各个环节一丝不苟。如果一个体育教师没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就不会爱教,更不会善教,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更是不可能。因而开展创新教育,需以体育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用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作风潜心教育,热心工作,忘我投入。
  (二)教师创新意识是关键。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吸取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与教学方法,改善工作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创造性地挖掘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设计教学情境,能将知识与活动很好整合,让学生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学知识、长技能。学生长期受新颖活动的影响,头脑里自然就有遇事就动脑想办法的创新意识。
  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阵地
  教学,主阵地在课堂。实施创新教学,虽然处处可育人,但重点还是在课堂。因此,我们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创新策略,多注重启发诱导,让学生思维产生新的想法,并“结”出新的硕果。
  (一)创设思维驰骋环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德曾经说到:“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础好的与基础差的之间应当平等。只有人格平等,才能处于平等地位,才能进行互动交往,学生才能有个安全感,才能使潜能得到激发,思维得到自由驰骋。由于种种旧思想的残余,不少老师存在家长作风,不能一视同仁,命令式口气,常训斥学生,严重违背了师生和谐的教育新理念。在实施新课改中,在开展创新教育里,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平等的教学环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让学生真正课堂主人。只有人人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使学生创新潜能得以发挥。 
  (二)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成功入驻课堂,并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深度结合。与体育这门学科结合,不仅有助于体育课堂增强直观性,更能化解体育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动作表象,更利于动作教学和技能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要从传统强调口头宣讲和身体示范的老家模式中走出来,实施创新教育。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抓住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让学生看得更直观、形象。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避免出现厌恶体育课现象。比如在足球、篮球等体育教学时,我们可提前下载一些著名的比赛,运用三维技术,分析其中的实战技术,让学生观摩体验,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观看完比赛视频后,可以发动学生对自己所看的视频进行总结,让学生总结出需要学习的动作要领。更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好奇个性。创新源于好奇。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内容,让他们好奇心成为体育课堂上事半功倍的催化剂。体育教学多是集体行动,但要允许学生的个性发挥,特别是好奇个性,教师要多引导、鼓励、启发学生,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从而发展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四)采用启发式教学。学起于思贵有疑。设疑启发是促进学生质疑思考的有效方法,也是促使学生产生疑问的重要手段。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必须采用启发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设疑启发就是给学生设置疑问,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滑步推铅球”时,我们可设疑引思:物理学研究告诉我们,45度角射程鍛远。为什么推铅球的出手角度要小于45度呢?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和实践体会思考。这样启发,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学生思维活跃并枳极思考和交流,与其他科学文化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成功地使学生的思维和才智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逐步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汪平,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考试周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