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多媒体与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

【作者】 安 伦

【机构】 西藏昌都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多媒体与高中音乐教学有效融合,是因为它能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增大课堂教学容量,能快速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创设情境、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想象思维三个方面阐述了多媒体与音乐教学有效融合的意义。
  【关键词】 高中音乐;多媒体;融合;有效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全面落实,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对音乐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给传统音乐课堂带来冲击与变化的同时,也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深化音乐课程改革的新路子。特别是新课标的出台呐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这就使得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而且也创造了不朽传奇。下面,我结合高中音乐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与其融合的有效实践。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一个好教师,总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做文章。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体的兴趣,表现为一种求知欲望。只有兴趣越高,学习效率才能越高。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绚丽画面、震憾音响、搞笑动画就恰能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莫扎特的歌曲《渴望春天》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用多媒体播出五月鲜花盛开的画面。百花盛开,小鸟歌唱,树林换上绿装,再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仿佛置身其间,体会到儿童渴盼春天早日来临的迫切心情。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又如在欣赏课《故乡的小路》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认识并熟悉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时,我通过电脑分析播放每一种音乐的midi音乐片段,然后利用电脑将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当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从而更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可见通过多媒体的声音和形象、视觉和听觉、语言和情景有效结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随着“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实施,弥补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打破了缺少优质资源的瓶颈,加之多媒体计算机有着存储容量大、显示信息快捷、使用简便等特点,能将音乐学科与电教手段进行很好整合,如果将相关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CAI课件,就能有效地浓缩教学时间,增大音乐教学课堂容量,同时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如在学唱智利民歌《卖玉米饼》时,我通过课件介绍智利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让学生对智利背景有了一定了解。我们知道,《卖玉米饼》是一首以民间集市叫卖调为素材的歌曲,音调为口语化风格。为了使学生对这种叫卖风格的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我收集了两首叫卖风格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即台湾歌曲《卖汤圆》和印度尼西亚歌曲《木瓜恰恰恰》。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感受到了叫卖音乐特点,然后再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学唱《卖玉米饼》,效果很好。这不仅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了解了教材以外更多知识,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拓宽了学生音乐视野,何乐而不为?
  三、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想象思维
  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能营造教学氛围,还能搭建平台,培养学生想象思维。我们知道,音乐是想象的翅膀,借助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人的思维便会驰骋无疆。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效果。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学生想象万里,展现在学生面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了高潮,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能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学生在欣赏尾声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再次使学生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得遐想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的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自然产生美好的遐想,放飞想象,激活思维。
  总之,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想象得到最大限度的放飞,提升了教学效果。其作用之大,可见一斑。但我们也要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把音乐课搞成“放映课”,让学生看视频,由传统“人灌”变成“机灌”,这显然不是课改想要的。
  参考文献:
  [1]吴立荣,信息技术与高中音乐教学有效融合的特色运用[J].中小学教育,2019年。
  [2]方桂香,例谈信息技术与高中音乐课堂有效融合的意义[J].北方音乐,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