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新课程下书法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 解树勇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时光荏苒,我上书法课已经有几年了。回想起刚上书法课时的情形,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我凭借着自己不错的书法造诣,心想,教孩子们写好字还不容易,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学生不仅对书法课没有丝毫兴趣,而且字的书写上也进步甚微。这不得不让我开始思考并反思我自己,经过我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逐渐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地方法。下面我就谈一谈,以期和各位同行、专家交流,并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一、正确认识孩子的书法基础,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首先我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在孩子对书法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素质教育课程中有写字课,但大都上成了其他学科。学生在平时书写时也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我怎么才能使他们进步更加快速呢?为此我也想了很多办法,首先要正视孩子现状,不要过高的,甚至用成人的专业的眼光看待他们,肯定学生的每一点的进步,如:学生偶然写好的一个笔画,我都会大加赞扬,给学生信心。其次,我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古人练字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信心。
  二、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大胆地尝试改变了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普遍采用的从正楷入手,从基本的点画入手的枯燥的习字模式。面对初学书法的学生,我让他们大胆的尝试笔墨的变化,以达到熟悉笔墨特性。尝试从行书练起,因为行书我们可以看作是楷书的快写。在书写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注意用笔的节奏、提捺、转折、顿挫、藏露、方圆的变化,以及每一笔之间的连带关系。当然这些手段方法,也并不是我随意为之,这些笔法在中国画中也是经常用的。人们常说书画同源,我想这样的练习肯定对书法练习是有帮助的。另外,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临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不敢说尽得王羲之书法之精髓,但还是对王羲之的精妙笔法,略有些了解,对我的书法练习促进了不少,特别是王羲之在《兰亭序》书写过程中用笔、线条的变化,特别是他每一笔的衔接处理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也是我让学生练习行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行书练习并不是最终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熟悉笔墨特性,避免枯燥的一种手段,最终还是要走到楷书的练习上来,这样学生理解了字的笔意,在正楷练习上也是一种促进,可谓一举两得。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我建议学生在练字之外,读一些书法名帖,如:四大家的书帖、《张迁碑》、《董美人墓志》、二王的行书等。我也经常让学生书写一些楹联、诗词等,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这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练习书法的热情。另外,我对自己要求也更加严格,平时在黑板上用粉笔演示尽可能改用毛笔,这样学生看起来更直观。我也会和学生一起练字,这样既拉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又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老师的书写要领,便于学生掌握。通过以上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我班的学生进步明显,学生们的练字兴趣也是空前的高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四、积极利用书法课堂中的美感效应
  书法是一门视觉艺术,通过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表现生活,传递信息,一名书法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内在美,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具体做到:
  1、引导学生感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个书法作品本身最吸引人的地方,感受美的过程本身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仅仅是高级感官(视觉)的感受,而对书法作品由“感”发展到“悟”之后,这种愉快便满足了一种精神的追求,两者合一便是我们所谓的审美快乐。
  2、创设课堂情境美
  美的情境本身蕴涵着吸引力,使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一定的活动中去。对于书法课堂,情境美尤为重要。创设情境美,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1)营造特定的情境
  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辅助手段制造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比如,一首激昂的诗、一段悦耳的音乐,都能创造出与书法内容相关的特定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地,与教学内容及教者产生共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构建积极的心境
  思想感情的跳跃也是一种特殊的情境,即“心境”。学生消极、被动、盲目的心理都是不良“心境”,这严重影响整节课中审美快乐的获得,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或鼓励,或表扬,或示范,或调节,使学生以良好心境进入到美术活动之中。
  (3)注重自身语言美和仪态美
  语言美,即要求教师平时注意修炼语言,使话语中充满着生气和感召力,让学生听着教师的声音,便觉得很开心。仪表美,表现在老师的衣饰和体态上,书法教师的衣饰应该有一种特殊的美,走进教室便让人为之一振,优雅的仪态也会给学生以信任感。
  总之,书法是中国传统所特有的一门视觉艺术,是培养小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它博大精深,意趣高雅的艺术魅力而绵延数千年,雄视海内外令他人叹为观止。放眼未来,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继承并弘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如何正确、有趣的引导,并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适时、适度、适量的加以培养,使书法艺术能够真正的继承并弘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以后会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