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析中小学校园体育伤害事故及预防对策

【作者】 邹桃容 王旭东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沙河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中小学安全工作是确保中小学健康成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分析校内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明确学校与在校学生的关系及学校担负的法律责任。使学校安全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做到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确保学生能在安全的环境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对策

  近几年,学生在校发生伤害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据媒体报道,教育、公安和卫生等部门的初步统计,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第一死亡原因,其中印%的意外伤害事故与体育活动有关。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2002年、2003年我国分别约有1.6万、1.7万、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为增强学生体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体育教学。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特点
  (1)绝大多数受害者为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学生。从身心发展角度,处在中小学这一年龄段的儿童顽皮好动,一方面他们的活动范围远大于学龄前儿童,是非利害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精力旺盛,好动好斗,好奇心强;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具备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预见行为后果的能力,因此特别容易受到意外伤害。(2)学校事故的处理常常涉及多方利益。学校事故往往会牵涉到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以及校外有关部门等多方关系。(3)独生子女的增多为学校事故的处理带来巨大压力。许多教师反映,在六七十年代,学校事故发生后,家长一般较能体谅学校的处境。而现在城市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哪怕是轻微的伤害,家长也会对学校提出种种要求。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意外伤害从心理上不堪忍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此也给学校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校长们普遍反映:现在别的不怕,就怕学生出事。教师们也哀叹:现在的教师是越来越难当,责任越来越重大了。(4)在体育课和课间时发生中小学在校伤害事故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伤害本身与运动联系就十分密切,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考虑不周,对场地、器材没作细致检查,安全意识淡薄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准备活动、运动量大小设置、教学内容的难易搭配、课的组织以及必要的保护与帮助、课堂组织纪律涣散等诸多教学环节状况与学生身体不太适应等。不过多数伤害可以通过周密安排避免。(5)教育经费不足使学校难以承受赔偿费用。由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一旦遇到事故,对学校来说,面对在巨额赔偿费用面前优心忡忡,一筹莫展。
  二、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对策研究
  凡事预则立,为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更进一步发展,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对预防学校体育事故的对策:
  1、强化安全意识,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宣传。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体育教师要切实树立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思想,把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抓紧抓好。要把安全卫生纳人教学内容,列人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课时。要通过开设安全知识课,举办安全专题讲座,发放安全知识教育图片,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
  2、加强对体育设施、器材、场所管理。依据各类体育设施的安全标准,每学期初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械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检查,尤其是对大件体育器械,如足球门、篮球板、篮球架、跳箱、山羊、单双杠等要做重点检查。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存在安装不当、使用期限已过、老化等使用隐患的,要立即修理或做报废处理,学校不得购置劣质和不合格的体育器械,从制度上加以控制,对各项体育设施和场地,要建立保管、检查、巡视、维修和养护管理等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形成责任制,确保体育设施完好、合格,杜绝“超期服役或带伤作业”。体育课上认真检查体育器械,做好学生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帮助工作,严防发生任何事故。
  3、充分发挥体育骨干作用。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室外举行学生活动场地广阔,人员分散,对教师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难度。教师可选择那些认真负责、身体素质较好、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的同学来担任体育骨干小组长,担负起该组的纪律和一些必要的保护和帮助责任,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4、加强医务监督工作。使教师要及时认真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和学生健康档案,为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提供依据,指导我们合理地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对发现特异体质、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的学生,家长一定及时与教师联系沟通给他们特殊的保护和照顾。指导学生加强自我监督也是间接评定运动量大小、预防运动伤害及过度负荷的有效措施。必要时可按体质状况进行分组教学,避免不合理的体育活动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5、让学生掌握预防意外事故的技能。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呼吁自护教育的家庭化和日常化。当孩子们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否大声地喊“救命”,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据调查,不少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相当一部分人面对危机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面子”;还有一部分人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所以,家长应该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传递自护意识,帮助孩子掌握适合自己的技能和技巧,对广大学生进行各项自救自护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6、抓住重点,加强辅导有针对性预防
  对一些高危体育项目应特别重视强调,如游泳、跳箱、跳马、铅球、标枪、足球、篮球、及一些挑战自我培养勇敢顽强的如攀岩、冲浪等极限运动。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尤其是假期进行的“远足、旅游、探险”等的监护、指导和管理,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区别管理。应提倡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小组或体育社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应在班主任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