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线上教学质量管理

【作者】 吴丹萍 姜 薇

【机构】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疫情期间,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我校采取了线上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学到知识。线上教学受软硬件条件所限,出现备课工程量大,作业批改繁复,学生注意力受干扰、视力易受影响等问题,一个月以来,围绕这些问题,我不断想办法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下面我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家校沟通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 教师教学方面 
  网络教学,首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身份,从学生角度思考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学任务,时刻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其次,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剔除次要的内容,做到重难点突出,一课一得,围绕重难点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课前设计预习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查阅资料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中思考,继而带着思考上课,课后设计相应的活动深入巩固。由于线上教学需要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来完成,长时间使用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疲劳感,所以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只有30分钟,这是对师生的保护,又是对师生的制约。所以,我就在教学时间上重新分配,先将课文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布置预习任务,在线上授课的时候,除了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都通过穿插到学生的预习任务来完成,让学生既学习了文章内容,又节约了时间。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教学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了,我们可以整合浩瀚的网络资源,引用国家或市里提供的优质课堂设计,也可以节选精华部分,结合学情加入必要的补充。线上有很多优秀的课程资源,但往往比较分散,需要经过大量的筛选,同时还需要注意资源来源的权威性,牢牢把握课堂目标,做到主次分明。
  (二) 学生学习方面
  在传统的线下教学中,老师可以面对面的督促学生学习,即使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促进,但在实际的线上教学中,学生面对的不是老师,而是一块冷冰冰的屏幕,对于自律性不强的学生,里面传出“可有可无”的声音,部分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坐姿和学习习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学生的学习,归根到底要自觉。首先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电子产品对学生有着极大的魔力,有个别孩子甚至会在上课时间,在你不知道的另一个群里讨论如何玩游戏,又或者借着上课的名义与同学闲聊。因此,我在开学前第一课就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提醒使用的时长、文明上网。其次,我在课堂上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来提醒部分不自律的学生注意听课,在课堂环节中设置抢答加分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我还利用钉钉“家校本“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图片的形式把作业回传给我,批改过后,我也会向同学们展示优秀的作业供大家观摩学习。
  (三) 家校合作
  家长对于网课是陌生的,更是有种种的担忧。但无论如何,教师需要让家长意识到,网课的内容和在学校上课一样,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家长更要用心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想办法保证质量。因此,家校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开学前我通过家长群和家长沟通线上教学的模式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部分。此外,我还针对学生上课与提交作业的情况,与个别学生家长通过微信语音、视频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我还会在我的课上进行德育教育,尽可能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任务,比如在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体会母亲的辛劳,要求学生为母亲做一件暖心的事,体会浓浓的母爱。
  空中课堂,少了面对面的交流,我们都在虚拟的空中,一切似乎看不着摸不到。但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并尽力做到最好,多做一点,阻碍少一点,虽然线上教学是疫情期间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依旧需要不断的探索并完善,但随着疫情的逐步胜利,线上教学依旧有其可以运用到线下教学之处,我相信,在未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一定会扬长避短,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