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美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作者】 冷如冰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图文并茂”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风格,也表明了语文和美术学科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新课程开展以来,学科间的相互融合给我们的教学增添了生机。自从教以来,本人一直从事小学语文与美术的教学,闲暇时经常在思考:美术和语文课程是否存在着融合的可能,为此,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两门学科能否融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艺术美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用文字、语言、动作的各种方式来展现。这两门学科的融合,能给孩子们搭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创造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低年级段学生要训练先说再画,低年级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的绘画能力低于学习语言能力,这时,老师应该注意不能急于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一定要注意积极开发他们表达思想的语言欲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并从活动中产生乐趣,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标志。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情境教学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上我总是合理创设和充分利用各种情境。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尤其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感知,读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自然也就出来了,如我在教《江南》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江南”的图画;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跟着小姑娘,坐着小船,荡漾在江南美丽的水乡,鱼儿在水中嬉戏,伴随着优美的古筝乐曲,孩子们的头脑中不时地出现一幅美丽的采莲图(贴上小女孩)。师问:小姑娘看见了嬉戏的鱼儿,说话训练:我坐在小船上,看见……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复指导朗读课文第二句。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鱼儿、青蛙、莲花、鸭子一一闪现在他们眼前,这样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二、美术,使古诗形象化
  从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中也能寻找到我们美术创作的素材。例如,在学习古诗时给古诗配画,方便孩子们记忆古诗,强化画面感。古诗文中不仅表达出美的意境,还反映出了诗人的胸怀,情感。毕竟古诗文经历了时间变迁,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是孩子们很难体会的,老师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在积累优美诗句的同时能容易去领悟古诗的内涵。语文书中的每首小诗都配有一幅意境优美的图画,用画来表达出古诗的意境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感同深受地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古诗时,我首先会让孩子们充分诵读,在多次诵读后了解古诗想要表达的意境,再把诗句变成一幅幅画面后就更便于记忆。例如,在教学古诗《望洞庭》时,作者选择了独特的视角,把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开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两句,把秋夜明月下的洞庭湖写得空灵、宁静、和谐。特别是“镜未磨”三个字把千里洞庭的那种安宁温柔、朦胧美表现得惟妙惟肖。接着,诗人又把视线转移到湖中的君山上,皓月当空,洞庭的山水显得更美,它们浑然一体,远望就像白银盘里放着一颗青螺,显得十分惹人喜爱。这样的景色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这样一首山水小诗,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诗人把洞庭湖的景物描写得这样具有浪漫色彩,把人与自然写得如此亲近,这是很难得的。这是否可以成为学生水墨画的好材料呢?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为学生美术的创作提供素材,而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孩子们的脑海中,以及他们对诗文意境的感悟,这样他们对美术创作会时刻感到新奇有趣,得心应手。
  三、引导想象,开展作文教学活动
  1.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与情感。
  绘画是儿童极感兴趣的活动,图画有形有色,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美术可以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画画,画日记,画故事,画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
  2.走向生活,善于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生活,扩大生活的范围,丰富见闻和经验,让学生用眼观察生活,用笔绘画生活,用心体验生活,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有意思的事物,在观察、思考中获得对人生独特的感受。学生开始绘画时,教师不要过多的干预,而应任其驰骋想象,拓展他们各自创造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3.自由表达,张扬个性。
  美术作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口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画自己的画。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满足学生的欲望,多教师应渠道构建多类型的训练,创设交流共享的平台,我设计了如下不同类型的训练:选景绘画、画导游图、绘体操表演图、听音乐想绘画、听课文绘美景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合理引入美术,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可以使一堂好课锦上添花,尤其在创设教学情境上,使学生轻松走进文本;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要教师使用美术得法,就会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