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引导学生写日记是作文教学的必不可少

【作者】 姜亚林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南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教学推进中,学生良好作文能力离不开天天练的日记来促进。老师应有这样的实践意识和做法,让学生在有效的教的训练中坚持写日记,发展写日记能力,进而促进作文能力提高,促进作文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日记;引导

  日记是作家的摇篮。写日记是一种作文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包括情感在内的语文积累。不容质疑,写日记,在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种作用是心照不宣的。而且,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长期贯彻,让学生长期坚持,做到目标明确,方法有效,循序渐进,就会对学生作文能力提升产生促进作用,对作文教学的积极促进功能也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有效的语文作文教学,离不开写日记这个常规动作来支撑,来促进。那么,如何来引导学生天天都来日记、写好日记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实践中,我认为至少要做好这几项工作,才能让学生写日记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也随之而得到有效培养。
  一、广开“材源”,丰富内容
  让学生明了什么是日记,是促进学生获得“材源”,解决无米之炊的重要路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刚开始写日记还是信心满满的,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发现,写日记所需要的内容越来越单一,甚至无事可写,无言可用。于是,畏难情绪油然而生,信心渐失。有的记一段流水帐交差,有的干脆把日期改动一下等等,写的日记流于形式,就起不到真正锻炼的效果。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跳出这个怪圈,打破学生思维中的束缚,拓宽日记题材的来源,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周围的人、事、景,把所见、所听、所思等用文字“保存”下来。如领导的发言、教师的授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餐桌上的闲聊,路边的玩具店等都是我们观察对象,都可“请进”日记中去,甚至是一次实验,一张照片,一次电话以及自己的生活、学习的感悟都可以写入日记。广开“材”源,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材料日积月累地记在日记里,慢慢构建起写作材料的仓库,写起作文来就会心中有物、得心应手了。
  在广开“材源”路径时,必要时可利用现代手段来辅助,让学生积累更有效。在实施有目的的外出观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带好相机,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景物,用镜头拍摄下来。在写日记时,再照片呈现在眼前,以此勾起回忆,引发联想。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素材详细地写进日记中,这样,既生动又真空。写完之后,我们还可让学生把照片作为配图,使日记有文有画,图文并茂。对于谈话聊天的事件,我们可让学生利用手机的录音录像功能,把事件经过记录下来,写日记一边聆听一边整理,这样有利于细节入文,降低写作难度。如我们的一位同学利用录音设备将班里开展的语文故事会记录了下来,写进日记中,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一段很好的回忆。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写日记属于写话范畴,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又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辅助,属于“写作”之列了。从写话到写作,本身都是提高的一种变化。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实践者,我们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能力也要坚持由低到高的训练,对学生要求也应做到由低到高,先从写话开始,从写几十字,到几百字进行。在内容上,也从所见所闻开始,到了高段,还要把所想所思所感写进日记中。在记叙事件中,也是由一件写到几件,做到写清楚,有前因也有后果,能通顺成文没有错別字,就是一篇好日记。例如,学校组织全体学生看电影,就要求学生把这件事写进日记中去,不仅要写这件的开始和结束,还要写看到了什么,我有什么想法,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等,都可成为日记内容。当日记中有了真情实感,那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就如“顺水推舟”,再也不用犯愁了。
  三、批改及时,写好评语
  教师是学生日记创作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的修改和评语对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信心和良好习惯、改正学生的一些写作错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学生写好的日记,我们应加强检查、批改,不能简单的划一个“查”字,除了精批细改之外,还要有交流的评语,促进他们坚持写,形成良好习惯。相反,如果我们不坚持检查、督促,学生就会产生写不写无所谓的怠慢情绪和认知。因此,教师的及时评改,能有效督促孩子养成记日记的良好习惯。
  四、评选优秀,表扬激励
  鼓励和表扬这种激励手段,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兴奋剂,特别是对写有困难的后进学生,他们更需要鼓励和表扬来增添学习信心。因此,在每次日记检查中,我只有发现学生在日记时有一个用得好的字词,我都用红笔圈划出来,并在旁边画花点赞,给予表扬。正是这些细节上的激励,让学生如沐阳光,产生成就感和喜悦感。除了平时的检查批改外,我们还每月开展一次优秀日记展评活动,让学生“晒”日记。具体做法,就是要求学生对当月所写的日记进行对比评选,找出自认为写得最好的日记来参与评比。而评委,就是班级任课教师,还有学生干部,每次评委人数大约在7人,语文教师任评委组长。评选优秀,并予以奖励,评先优秀日记星,而好的日记一是选进班级刊物《优秀作文汇编》中,并参与学校每期开学都举力的作文赛。而且,对于的优秀的日记,还要在班内相互传阅。这既是对学生作品的肯定,也是激励其继续写作的动力。
  总之,引导学生写日记是作文教学的必不可少,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辅助。二者的关系,正如常言所说的帆船关系,帆动船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我们必须用好写日记这一路径,发挥其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天天练中逐渐提升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晔红,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