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 刘 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做好了情感教育,才有可能在思想课堂的教学上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文章主要是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来谈论初中的老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 
  【关键词】 初中;情感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学习,还要重点关注对学生人品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有了许多更新和变化,如何关注生命,如何联系生活,如何理解权利,怎样培养责任意识,如何关注社会公正与维护世界和平,这些教学内容逐渐成为道德法制学科的核心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执教者应该以全新的视角,重点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达到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创设有情感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有所区别,一个有情感的学习环境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动力和支撑,更好地促进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实践。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老师必须要积极创设富有一定情感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参与。传统的初中课堂只关注知识的简单灌输,大部分的学习环境非常的呆板、枯燥且乏味,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严重降低,最终导致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无法将自身的情感融入老师的教学实践之中,难以真正在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引导之下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为了有效突破这一不足,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氛围,积极营造良好的情感学习氛围,老师需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升级和有机组合,明确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的实质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保证学生能够在直观且生动的感知过程之中意识到道德与法制教学的重要性,在主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之中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了解该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在现实教育背景之下,老师可以积极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加强学生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更好地弥补学生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判断力上的不足,保证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具体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且宏观的认知。
  二、丰富教材中法治意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教师可以道德与法 治的教材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来丰富法治教 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具体法治意识对学生的帮助,让学 生知道在生活中怎样去运用学到的法律。教学形式上可以开展学生应 知、应会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常识比赛,通过比赛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 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设计班级法律辩论会、情景剧以 及其他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学习能力, 转变思想。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教师把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师生教学相长。例如,在教学初中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享受学习”一课时,教师可以大胆地突破课本条条框框的限制,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参加以“学习并不痛苦”或者“学习很快乐”为主题的辩论赛。通过激烈的辩论和思维的碰撞,学生的情感融很快融入到教学中并达到了极致,实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有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居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思维发展和习惯养成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主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指导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吐露自己的心声,在亲切的师生交流中,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交融效果提升,学生在教师的情感教育下,能够享受学习乐趣。
  五、引入生活元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生活中的元素,激发学生与 教材内容的共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并将所观察到的事情保留为自己的生活经 验,从而帮助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在 讲到《诚信是金》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起来谈一谈自己在日 常生活中所遇到过的与诚信相违背的事情,谈一谈自己的所感所想。通 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主要起一个引导 的作用,同时,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学 生构建起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更能够深刻的 体会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力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该积极与情感教育相融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