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在线深度学习方法

【作者】 邹晓菊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线教育负重而来。回顾以往的在线教育,教育者提供的课程知识多数呈现碎片化,课程要素缺失、课程资源形式单一,大多数仅仅提供视频、课件和文本三种形式,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仅仅局限于浅层次知识的呈现。在线教学如何才能规避浅层次的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呢?文章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课程的建设方案,供有关同行参考。
  一、深度学习理论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课程建设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主干课程,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并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价值取向。由于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偏重理论教学,采用终结式人才培养基本模式,造成了学生学习后劲不足与重要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研究能力)的缺失。为此,在教学中为了开发合理的教学内容,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不仅需要在线技术来辅助传统教学,而且更迫切需要指向深度学习的在线课程设计来实现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感性认识,提高其深度学习的能力,从而完成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
  学论在线课程建设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课程建设,要在国家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教育行业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平台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制订具有全面性、高阶性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次序,将认知过程维度的目标分成了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课程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要深刻领会课程要求,深度挖掘教材,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角度确定课程目标。
  (2)国家课程的三维目标理论
  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包含以上三个维度,从而体现目标的全面性、高阶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课程目标的内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如下:
  (1)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识记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及各学段目标。
  (2)技能目标。
  具备整合知识体系的能力,能运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独立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能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进行评价;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呈现的小学语文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3)情感目标。
  热爱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学习有浓厚兴趣,乐于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参加小组的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持有严谨的态度;乐于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二)选择指向深度学习的在线学习内容
  1.深度学习理论
  深度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学习经验的联通、学习结果的迁移与反思、学习情感的投入,强调学习情境的创建、学习活动的交互,注重高阶思维的培养。深度学习的这些本质与我国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相吻合,也为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内容选择应该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前后学习经验的融通。
  2.国家本科生毕业认证的需要
  国家对本科生毕业认证有一个关键要求,即培养的毕业生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要能够将所学理论内容具体应用到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容的特点,其课程的在线教学内容设计,需要结合具体的适切性理论内容,增设一线小学教育教学的具体场景与案例交流。通过具体教育情境或案例交流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体验,打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壁垒,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三)创建凸显深度学习的交互活动
  在线教学这种学习形态需要学习过程互动化。虽然我们越来越重视互动手段的发展,但是效果不太显著,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仍旧处于独立、浅层的状态。这需要教师去做更深层次的教学设计,通过提高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来加强学习的交互性。这样在教师设定的特定情境下,学生利用同伴学习和互助,通过对所学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不断地创造、评价和修正,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度学习。
  (四)建设合理的在线学习评价,促成学生深度反思
  教学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评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线教学的评价涉及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实施条件、教师基本素质等诸多因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对学生在线学习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学习目标达成度方面的评价。第二,学习过程主动性的评价。另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依据教师及时发放的学习通统计学习情况数据和专业评价标准,对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进行判断与评估。学生自评的过程就是其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能力提高的过程。
  (五)建设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增强学生深层次学习动机
  教学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在线教育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教学资源的质量对在线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从两个方面进行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第一,丰富课程资源的形式。第二,适度引入精品视频资源。这些高质量的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够深化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举一反三,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六)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优势,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线教学平台是在线教育的技术承载媒介和实施在线教学的支撑系统,是开展在线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课程采用超星公司开发的超星泛雅平台来实施在线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功能的多样性特点,落实在线教学的主要需求,引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在线课程建设,是高校金课建设的必然趋势,能够使在线课程内容的开发、实施、评价环节形成有效链接,促进学生教学理论与技能的综合能力提升,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