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
【作者】 赵小娟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树乡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艺术可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促进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本文就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加以论述。
一、重视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与其心理生理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上通过音乐学习和实践,能够形成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定、表现、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无数的事例说明,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其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仅可以造就出一批批具有音乐修养的人,而且可以促进其在事业上的成功。音乐教育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直观地反映出一个音乐教师和一所学校对待素质教育的态度。因此,作为学校应重视其音乐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
小学的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实现。尽管课外教育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普通小学的全民基础教育,音乐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是按教学班有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进行集体性的统一教学。在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是综合课。综合课是指一节课中有多种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采用综合课类型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施行音乐审美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的几个途径
(一)器乐教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创造性的培养,同时让他有成功感。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进器乐教学就能够较好地体现这一现代教育理念。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把器乐引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器乐是用于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能够很好地扩展音乐的表现力,改变了某些音乐教学的面貌。器乐教学进课堂不仅有利于实施器乐教学与创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又满足了部分孩子因天生声带狭小难以表现音乐,却能在器乐演奏中发挥特长的欲望,因人而异的进行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孩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的潜能。因为小学生的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所以各个年龄段选择何种器乐也不一样。就器乐教学进课堂而言,也要根据不同年龄进行选择。
(二)律动教学音乐与律动是密切联系的,有时甚至是分不开的。律动是指在音乐进行中的各种游戏、歌舞表演、集体舞、民族舞组合等内容。音乐教学中加入律动是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的需要而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多元化的综合艺术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静交替,以动态的韵律美感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地调动积极性,从而更快达到审美、健身、掌握技巧的目的,更好地完善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已经成为各门学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多层面的整合教材,扩容信息量,促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机的延伸,从而深化德育和美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展艺术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经验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四五十年代,国外几个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借鉴和引用国外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呈现音乐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推动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教学中还经常使用“回声”的方式:即教师即兴的做声势,学生准确地模仿重复。训练学生准确的听觉、敏锐地反应、记忆力和节奏句式感。在课堂教学中引用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对学生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在柯达伊的歌唱教学方法中,首调唱名法、节奏法、字母谱、手势都是非常著名的。
(五)学科综合加深音乐理解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它不仅提倡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而且还提倡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把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在的理解,充分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例如音乐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二者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其他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舒曼曾说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足以说明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充分利用音乐教学中的美术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到歌曲的美,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意境。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培养各方面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势在必行。当前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可以通过器乐教学、律动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经验、学科综合加深音乐理解等一些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途径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重视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与其心理生理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上通过音乐学习和实践,能够形成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定、表现、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无数的事例说明,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其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仅可以造就出一批批具有音乐修养的人,而且可以促进其在事业上的成功。音乐教育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直观地反映出一个音乐教师和一所学校对待素质教育的态度。因此,作为学校应重视其音乐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
小学的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实现。尽管课外教育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普通小学的全民基础教育,音乐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就是按教学班有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进行集体性的统一教学。在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是综合课。综合课是指一节课中有多种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采用综合课类型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施行音乐审美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的几个途径
(一)器乐教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创造性的培养,同时让他有成功感。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进器乐教学就能够较好地体现这一现代教育理念。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把器乐引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器乐是用于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能够很好地扩展音乐的表现力,改变了某些音乐教学的面貌。器乐教学进课堂不仅有利于实施器乐教学与创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又满足了部分孩子因天生声带狭小难以表现音乐,却能在器乐演奏中发挥特长的欲望,因人而异的进行因材施教,能够激发孩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的潜能。因为小学生的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所以各个年龄段选择何种器乐也不一样。就器乐教学进课堂而言,也要根据不同年龄进行选择。
(二)律动教学音乐与律动是密切联系的,有时甚至是分不开的。律动是指在音乐进行中的各种游戏、歌舞表演、集体舞、民族舞组合等内容。音乐教学中加入律动是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的需要而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多元化的综合艺术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静交替,以动态的韵律美感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地调动积极性,从而更快达到审美、健身、掌握技巧的目的,更好地完善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已经成为各门学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多层面的整合教材,扩容信息量,促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机的延伸,从而深化德育和美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展艺术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经验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四五十年代,国外几个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借鉴和引用国外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呈现音乐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推动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教学中还经常使用“回声”的方式:即教师即兴的做声势,学生准确地模仿重复。训练学生准确的听觉、敏锐地反应、记忆力和节奏句式感。在课堂教学中引用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对学生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在柯达伊的歌唱教学方法中,首调唱名法、节奏法、字母谱、手势都是非常著名的。
(五)学科综合加深音乐理解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它不仅提倡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而且还提倡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把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在的理解,充分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例如音乐与美术是实施美育的两个主要途径,二者的共同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其他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舒曼曾说过:“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中受益匪浅。”这足以说明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充分利用音乐教学中的美术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到歌曲的美,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意境。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培养各方面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势在必行。当前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可以通过器乐教学、律动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借鉴外国先进教育经验、学科综合加深音乐理解等一些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途径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