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提效策略

【作者】 苟春红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永胜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五育合一”新教改理念指引下论及语文阅读教学提效策略,是我们一线教师有效推进教改的教学务实。本文探讨了激趣、利用多媒体、扩大学生阅读实践面和让学生多背多读等路径的提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效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全面践行“五育合一”新教改中成为了一线教师努力为之的教学追求。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甚至是半壁江山,担当着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培养任务。如何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就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主要着力点。传统语文教学“慢、费”而且效率低,育人效果差,甚至很多学生语文素养未达到该年级的应有要求和水平。因此,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五育并举”中,阅读教学也应有教学分担而不断探策寻略,找到提效方法,以便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并人人获得良好语文教育和发展,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教学务实的课改实践者。
  一、多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学起于趣贵有思。兴趣被称之为是最好的老师,原因就在于兴趣作为非智力在学生学习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内因作用,而不是现实中的老师只有通过增加教学影响力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喜爱,内因作用力显然大过外因诱导而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乐于阅读实践,就必须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而使之形成内驱。在阅读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情境法、故事法、表演法、音乐法、悬念法、冲突法等,都可以使学生兴趣生成。实践中我还发现,营造良好阅读学风也能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发挥“近朱者赤”影响力而使更多学生“被迫”参与其中。作为实践者的我们,既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兴趣激发,也要使班级这个大环境有良好阅读学风而彰显浓浓趣味性。这都是激趣的有效抓手。但在实践中我还非常相信布鲁纳说的话,他告诉我们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强制和管压。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本中的趣味性而生成激趣平台,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本中的趣味性而产生好学之需,并由此爱上语文学习乐于阅读实践。这样,有了学生大量的兴趣和爱好,语文教学就可以得到更多学生这个人脉支撑而形成有效的双边互动对话,自然就可以在共话中获得高效教学。
  二、在教学难点化解处利用多媒体助力
  突出教学重点只是强化了教学细节而多用了时,而突破教学难点则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而增大教学效率,就必须寻求新突破手段。而多媒体与难点内容教学相整合,就可以把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直观呈现功能等方式变成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的形象符号,就可以起到化繁为单,化复为简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多媒体助力教学难点知识教学,的确可给教师教学预期实现一个满意回报。例如,为了化解《春》的教学难点——突出江南春时美景的生机勃勃,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把文中通过文本描述的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转化为视听为主的视音频符号,让学生直接感知春天之美和其中蕴藏的生机。这是再形象的口头表达都无法比及的教学直观,在助学生理解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竿立影至的,而且见效快,效果明。所以,在提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在教学难点化解时尽量把那些需要费很多口舌都无法说清讲懂的地方转化为直观符号来进行施教,这样就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而腾出更多阅读实践活动时间以供师生对话。
  三、围绕教材扩大学生阅读实践面
  阅读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获得更多阅读培养。鉴于学生缺乏阅读知识实践面不足的现实,仅注重课堂阅读教学的做法是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虽然现在倡导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和精典阅读,但真正把之作为常态化教学的较少,许多倡导还只停留在口头上,蜻蜓点水式的做法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的作用是不会明显的,因为阅读能力和素养培养不是一朝之功而是需要滴水穿石。因此,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必须扩大学生阅读知识实践面,让他们有更多的阅读实践机会和平台。而在教学操作上就需要教师以课内引课外,让学生在课内习得方法去课外发展拓展阅读实践面,并在多样化的阅读实践中获得阅读能力培养。为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可以从教材开始,从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开始,把教材当例子,把教学当示方法,引领学生在文本接触中如何去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与写作方法技巧,去如何领会文中思想进行自我思想浸染并受之熏陶。其实现路径大抵有两种,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在内容上借助教材开展广泛阅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此类知识的认知使其更深刻。在形式上是立足教材,把教材进行形式上拓展,在纵向与横向上进行补充对比,同样可加深印象而获得更全面的认知。这都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四、引导学生多背多读
  语文课堂多背多读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而不再有论及,但很多教师认为这没有必要。而学生也会觉得这其中的枯燥而没有积极性。因此,在促进学生主体性释放的新课改“优学”中,仍需要我们把此重视起来并把之作为语文阅读学习的常态而展开。只是我们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多背多读的效率和效果,让他们体验到广积薄取的积累意义而增强语文学习信心,特别是在发挥背中所得知识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而产生的愉悦体验更能坚信他们多背多读的学习心得。
  总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我们创新提效策略来展开,与学生在共同对话中进行富有意义的教与学互动,才能使学生在系列化的语文阅读实践中获得有进步、有发展的语文培养。这是我们在促进语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应有的教学坚信而使自己不断探寻提效策略。
  参考文献:
  [1]蔺雪茹,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轻松提效[J].吉林教育,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