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
【作者】 蒋维政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小学美术教育是全民性的基础教育,是每位小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其具有基础性的教育特点,因而在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不无遗憾的是这所有的热闹和繁荣都仅限于经济发达、设施完善的城市小学,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依然令人担忧。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城市小学美术教育在硬件设施、教师编制、课外美术活动等方面的长足进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显得尤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专任美术教师
由于教师编制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美术专业教师,美术教师多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美术知识及其教学规律缺乏系统认识,上课只能让学生照着课本临摹,基本谈不上利用美术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即使一些农村小学有专职美术教师,美术教师也因为学校规模小、师资不够而不得不兼任语文或数学教师,甚至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
(二)没有教学课时保证
由于乡镇学区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标准还是班级平均分和升学率,这就使分数至上主义和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因此,每学期期中和期末的数周总是美术课被语文和数学教师挪用的高峰期,即便是平时的美术课也经常得不到课时保证。
(三)缺乏基础配套设施
农村小学没有美术专用教室,没有幻灯机、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室,甚至很难配齐教材中所需的教学挂图、石膏几何体等教具。教室太挤,五六十位学生簇拥在教室里,连中间出去提水、换水都不容易,无法施展开手脚作画。
(四)缺乏美术教育资源
受经济落后和地势偏远的制约,农村小学生的美术教育资源仅限于课堂上教师展示的挂图和课本上的附图,至于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拍卖会等城市里常见的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资源,他们最多只能在电视中过过眼瘾(电视在农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五)缺乏学科地位认识
农村的美术教育观念滞后,家长不理解、学校不重视、学生无所谓的消极现象,以及美术教师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地位的不平等,严重打击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造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现状的原因
针对上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五个方面的问题,笔者拟从经济、家长、学校、师资、政府方面的制约因素一一加以阐述。
(一)经济制约因素
当我们在欣赏城市孩子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时,偏远农村的孩子却连起码的勾线笔和素描纸都没有,更不知水彩笔、油画棒、彩泥、皱纹纸、蜡光纸、宣纸等美术用品为何物(即便有经济宽裕的农村家长想买,估计在乡下也买不到)。
(二)家长制约因素
除了经济条件优越以外,城市的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规划,重视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城市孩子多有学校兴趣班以及社会上美术培训班的学习经历,而农村孩子却连正常的美术课堂教学也无法得到保证。
(三)学校制约因素
对于农村小学而言,一方面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由于美术学科的专业特性,需要有各种配套设施才能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
(四)师资制约因素
在城市里,通常一个小学就有四五位专任美术教师,而大部分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师却只能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由于他们没接受过美术专业训练,只能对美术课敷衍了事,误导了学生对美术课的认知,消解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五)教育投入制约因素要保证农村小学美术的正常教学秩序,就必须解决配套设施和美术教师这两个基本教学要素短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源于教育投入不足。
三、对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大致找到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滞后的“病因”,那么如何“对症下药”,破解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这些难题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和提高违法成本
光立法没有用,还得违法必究,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提高违法成本,才能让教育法律法规真正地“深入人心”。若某所农村小学没有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四章第十五条的规定,那么一定要追本溯源,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对该环节的责任人追究责任。惟其如此,小学美术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实惠并发展。
(二)解决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匮乏的问题
师资匮乏是制约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农村小学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1、解决教师编制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农村小学的师生比,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编制问题。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是解决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匮乏的一种途径。如果教育部门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笔者相信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的问题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转变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
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服务各教学单位的意识,担负起推动各教学单位发展的责任。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努力转变行政职能,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办实事、办好事。
1、成立专项美术用品基金会
成立专项美术用品基金会,专门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配套设施和学习用品不足的问题。
2、充分利用各市、县的教师进修学校
把各市、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地。
3、建立师资队伍的统筹管理制度
由国家教育部协调人事部、财政部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人事管理办法,加大优质师资队伍在市、县中的流动性,实现优质美术教育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四)因地制宜,挖掘农村美术教育的乡土优势
要鼓励农村美术教师根据自身地理优势,把美术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开展乡土特色美术教学。
(五)建立机制,充分利用城市的美术教育资源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打破城市对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校外美术教育资源的垄断,让农村小学也可以共享资源。。
当然,以上种种建议的核心动力还在于大幅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加大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因为即便教师真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缺乏美术工具材料和教学资源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也只能空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慨叹。如果解决了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师收入较低的问题,那么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将会落到实处。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城市小学美术教育在硬件设施、教师编制、课外美术活动等方面的长足进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显得尤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专任美术教师
由于教师编制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美术专业教师,美术教师多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美术知识及其教学规律缺乏系统认识,上课只能让学生照着课本临摹,基本谈不上利用美术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即使一些农村小学有专职美术教师,美术教师也因为学校规模小、师资不够而不得不兼任语文或数学教师,甚至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
(二)没有教学课时保证
由于乡镇学区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标准还是班级平均分和升学率,这就使分数至上主义和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因此,每学期期中和期末的数周总是美术课被语文和数学教师挪用的高峰期,即便是平时的美术课也经常得不到课时保证。
(三)缺乏基础配套设施
农村小学没有美术专用教室,没有幻灯机、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室,甚至很难配齐教材中所需的教学挂图、石膏几何体等教具。教室太挤,五六十位学生簇拥在教室里,连中间出去提水、换水都不容易,无法施展开手脚作画。
(四)缺乏美术教育资源
受经济落后和地势偏远的制约,农村小学生的美术教育资源仅限于课堂上教师展示的挂图和课本上的附图,至于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拍卖会等城市里常见的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资源,他们最多只能在电视中过过眼瘾(电视在农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五)缺乏学科地位认识
农村的美术教育观念滞后,家长不理解、学校不重视、学生无所谓的消极现象,以及美术教师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地位的不平等,严重打击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造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现状的原因
针对上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五个方面的问题,笔者拟从经济、家长、学校、师资、政府方面的制约因素一一加以阐述。
(一)经济制约因素
当我们在欣赏城市孩子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时,偏远农村的孩子却连起码的勾线笔和素描纸都没有,更不知水彩笔、油画棒、彩泥、皱纹纸、蜡光纸、宣纸等美术用品为何物(即便有经济宽裕的农村家长想买,估计在乡下也买不到)。
(二)家长制约因素
除了经济条件优越以外,城市的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规划,重视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城市孩子多有学校兴趣班以及社会上美术培训班的学习经历,而农村孩子却连正常的美术课堂教学也无法得到保证。
(三)学校制约因素
对于农村小学而言,一方面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由于美术学科的专业特性,需要有各种配套设施才能进行有效的美术教学。
(四)师资制约因素
在城市里,通常一个小学就有四五位专任美术教师,而大部分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师却只能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由于他们没接受过美术专业训练,只能对美术课敷衍了事,误导了学生对美术课的认知,消解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五)教育投入制约因素要保证农村小学美术的正常教学秩序,就必须解决配套设施和美术教师这两个基本教学要素短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源于教育投入不足。
三、对发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大致找到了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滞后的“病因”,那么如何“对症下药”,破解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这些难题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和提高违法成本
光立法没有用,还得违法必究,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提高违法成本,才能让教育法律法规真正地“深入人心”。若某所农村小学没有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四章第十五条的规定,那么一定要追本溯源,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对该环节的责任人追究责任。惟其如此,小学美术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实惠并发展。
(二)解决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匮乏的问题
师资匮乏是制约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农村小学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1、解决教师编制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农村小学的师生比,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编制问题。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是解决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匮乏的一种途径。如果教育部门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笔者相信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的问题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转变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
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服务各教学单位的意识,担负起推动各教学单位发展的责任。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努力转变行政职能,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办实事、办好事。
1、成立专项美术用品基金会
成立专项美术用品基金会,专门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配套设施和学习用品不足的问题。
2、充分利用各市、县的教师进修学校
把各市、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地。
3、建立师资队伍的统筹管理制度
由国家教育部协调人事部、财政部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人事管理办法,加大优质师资队伍在市、县中的流动性,实现优质美术教育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四)因地制宜,挖掘农村美术教育的乡土优势
要鼓励农村美术教师根据自身地理优势,把美术课堂延伸到大自然中,变被动为主动,大胆开展乡土特色美术教学。
(五)建立机制,充分利用城市的美术教育资源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打破城市对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等校外美术教育资源的垄断,让农村小学也可以共享资源。。
当然,以上种种建议的核心动力还在于大幅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加大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因为即便教师真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缺乏美术工具材料和教学资源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也只能空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慨叹。如果解决了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和教师收入较低的问题,那么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将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