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作者】 陶建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高店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前提。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密切关系。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学生的情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转化为学习动力,使学生想学、爱学,从而使教学质量提高。为此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激素,是创造性产生的原动力,要使学生学好物理这门科学,培养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兴趣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认知、分析与理解能力。在课上,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可以将物理与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单调的物理教学变得内涵丰富,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而教师应不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到对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的认识上,激发学生对智力活动本身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如果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设置疑问,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相关联想从而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培养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我首先拿出一个漏斗,将漏斗口朝上,再拿出一个乒乓球,放进漏斗中,乒乓球静止不动。通过细口吹气,吹得,球越不出。然后将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中用手指顶住,通过细口吹气,同时移开手指,球不掉越,这时我引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课题,并留下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学习,激发他们认真思索,积极探究,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三、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直觉兴趣
  实验的变化、新奇的刺激等是维持注意的必要因素,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已有条件进行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应当注意的是,在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激发学生高层次的兴趣。例如,在研究“液体的压强”时,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帕斯卡实验。用一塑料袋装满水,塑料袋“安然无恙”,然后,在袋中倒出部分水,再在袋口上扎上一根塑料管,将塑料管竖直后,把水灌入其中,塑料袋裂开,水喷涌而出。学生通过亲身活动,兴趣盎然,也很好地理解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例如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大小变化的关系”时,利用探究式教学的原理,在做实验前,让学生通过青藏高原煮饭“烧不熟”的现象,猜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将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通过抽气机抽气后,又重新沸腾,证实了学生的猜想,学生很高兴。但教师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将烧瓶密封后浇上冷水,这时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了,这一现象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剖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原来在烧瓶上浇冷水后,瓶内密封空气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使瓶内热水沸点降低,水的温度超过现在沸点而重新沸腾起来。通过这样的探究和实验过程,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观察、分析实验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四、上好起始课,培养学生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关键是上好起始课。首先,课堂上做了大量有趣的实验。如:
  1.学生观察烧瓶颈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下面的水中游来游去。
  2.在纸制的“锅”里烧开。
  3.样用力也不能吹开用线吊着的间隔5—6厘米的两个乒乓球,越吹它们反而靠得越近。等等.此外,还向同学们讲了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
  1.怀热水冒“白气”,冰棍也冒“白气”。
  2.天能看到口中吐出的“白气”,夏天却看不到。
  3.压电能电死人和畜,但鸟雀却平安地停在高压裸线上。在这种课的最后,又讲了一些物理的趣闻和科学家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故事。同学们感到十分新奇,兴趣盎然。课后,让学生进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这一教学过程,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物理有趣。课后不少学生讲“有意思极了”,“好玩极了!”由于起始课的成功,不少学生爱上了物理课。 
  五、美化教学手段,营造兴趣氛围
  物理是较为抽象的自然科学,枯燥的讲解会使学生乏味。要改变现状,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解教学难度,使其专心致志的学习物理,学懂物理。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营造兴趣氛围。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成果,由此可见,对于学生们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兴趣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我们教学成果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