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现状调研报告
【作者】 莫洛伍沙
【机构】 四川省彝文学校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来看,数学知识在中职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认为数学可学可不学,教师在学生的反复厌学中也失去了信心,面对这种现状,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对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堂现状;调研报告
调查背景:我校属于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拿到试卷三两下把选择题做完后,其他题目就直接放弃了,这说明选择题有可能是“蒙”的,而其他题型无法“蒙”就只有空白了。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苦恼大部分学生不听课,上课犹如唱“独角戏”,长此以往教师的积极性也逐渐减弱。
调研目的:了解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旨在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数学作为文化课在专业知识上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调研内容: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现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教师卷和学生卷的问卷调查调查形式,教师问卷在校级教研活动中进行,发放问卷12张,回收12张,有效问卷12张,学生问卷在全校各年级抽样,样品来源于我校各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10名同学进行问卷。
一、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1.学生不愿意学数学
调查了解到79%的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这部分学生中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原因有23%的学生认为数学很难,自己基础差,赶不上教师教学进度,有26%学生认为中职数学无用,有33%的学生表示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18%的学生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而不喜欢数学课。可见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成因分析:教师没有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困惑所在,导致师生沟通不畅,事实上中职数学学习难度不需要有多大,只需能为专业知识提供一定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作用即可,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能无意将知识难度化了,其次,教师没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专业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觉得中职数学无用,除了期末考试之外,数学知识在专业中基本无用(91%的教师表示日常上课没有研究过本节数学知识与专业上的了联系)。
2.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单一
在教师问卷中了解到有47%的教师上课从来不用多媒体,就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只有11%的教师偶尔会自己设计课件(大多是公开课时)。对于每节课的引入,有78%的教师从来不引入或者复习引入。在这一问题上83%的学生表示喜欢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71%的学生表示希望在愉快热烈中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基于以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的问题,学生希望教师上课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但教师自我感觉学生“听不懂,讲了也白讲”,因此每节课就如同完成任务一样失去课堂魅力,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进而不喜欢数学老师等等,形成恶性循环。
二、改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现状的策略
(一)开展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理念
将此次问卷调查结果告知教师,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中职数学旨在为专业知识服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意降低难度,及时与学生沟通,注重学生学习体验。许多教师抱怨学生太笨、基础太差,因此在教学中经常表露出对学生的失望,然而正是因为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就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职数学要求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机电专业的学生能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车削角度,营销专业学生能利用函数知识进行优化设计等。所以不要把我们的学生跟普通高中的学生比较,非得要让他们考多少多少分,只要让他们能在课堂中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即是收获、是进步。
(二)集体备课,进而资源共享
1.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引入
调查结果反映大多数教师重过程不重引入,而学生之所以对数学课堂提不起兴趣,原因之一也就是教师开场白千篇一律,因此教师们一定要潜心研究每一堂课的引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引入能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大得到提高。在设计引入的过程中,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交流探讨,比如故事、轶闻、史料引入法,许多数学知识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定理的由来往往会牵扯出定理以及数学家背后的故事来,这些知识都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
2.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尽管新课改以来一直在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众多中职课堂还是没能脱离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因而导致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在调研过程中一位老师提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首先将全班同学按照自愿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制定详细的小组考核办法,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任务,交给小组解决,以学期或学月为单位对优秀的考核小组进行表扬,对相对弱势的小组提出希望,通过这种考核办法,能让平时不学习的那部分同学不好意思拖小组的后腿而压力式学习,同时小组间的竞争式学习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团结一致互相学习。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背后都会遇到重重阻碍和困难,在分组之前这位教师就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生工作,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总之只要我们肯思考,就会有收获。
3.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和专业中的应用
调查结果反映,众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不屑一顾,其重要原因是觉得数学除了在期末考试中要考及格从而顺利拿到毕业证之外,其他别无用处,就这一点而言教师们应当自责,因为我们没有将数学知识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作用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同时也没有在课堂中贯穿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学。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当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积极探索每一节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引用,我们理想中的教学模式是由生活中或是专业中的一些问题来引入本节知识,进而学习知识,最后将知识应用与实际中和专业中。
(三)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方法再多还得要实际应用,每天按部就班式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时间长了任何教师都会有惰性,因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比赛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策略。比如针对某一节“问题课”大家可以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而研究出有效教学策略来,再比如同一学科教师可以经常换着班来上课,一学期下来可以把一个年级的班上一遍,这种方式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较有新意的方式,面对不同的教师面孔学生会有新奇感。另一方面,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会思考不同的教学策略,积累更多的经验。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会挖掘出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会找到改变教学现状、解决教学问题的方式方法,只要我们善于改进,我们的教学课堂质量就会不断提高,进而从低效课堂达到有效课堂最后形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职数学;课堂现状;调研报告
调查背景:我校属于中职学校,部分学生在数学考试中拿到试卷三两下把选择题做完后,其他题目就直接放弃了,这说明选择题有可能是“蒙”的,而其他题型无法“蒙”就只有空白了。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苦恼大部分学生不听课,上课犹如唱“独角戏”,长此以往教师的积极性也逐渐减弱。
调研目的:了解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旨在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数学作为文化课在专业知识上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调研内容: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现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教师卷和学生卷的问卷调查调查形式,教师问卷在校级教研活动中进行,发放问卷12张,回收12张,有效问卷12张,学生问卷在全校各年级抽样,样品来源于我校各年级各班中随机抽取10名同学进行问卷。
一、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1.学生不愿意学数学
调查了解到79%的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这部分学生中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原因有23%的学生认为数学很难,自己基础差,赶不上教师教学进度,有26%学生认为中职数学无用,有33%的学生表示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18%的学生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而不喜欢数学课。可见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
成因分析:教师没有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困惑所在,导致师生沟通不畅,事实上中职数学学习难度不需要有多大,只需能为专业知识提供一定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作用即可,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能无意将知识难度化了,其次,教师没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专业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觉得中职数学无用,除了期末考试之外,数学知识在专业中基本无用(91%的教师表示日常上课没有研究过本节数学知识与专业上的了联系)。
2.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式单一
在教师问卷中了解到有47%的教师上课从来不用多媒体,就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只有11%的教师偶尔会自己设计课件(大多是公开课时)。对于每节课的引入,有78%的教师从来不引入或者复习引入。在这一问题上83%的学生表示喜欢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71%的学生表示希望在愉快热烈中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基于以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的问题,学生希望教师上课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但教师自我感觉学生“听不懂,讲了也白讲”,因此每节课就如同完成任务一样失去课堂魅力,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进而不喜欢数学老师等等,形成恶性循环。
二、改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现状的策略
(一)开展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理念
将此次问卷调查结果告知教师,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中职数学旨在为专业知识服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意降低难度,及时与学生沟通,注重学生学习体验。许多教师抱怨学生太笨、基础太差,因此在教学中经常表露出对学生的失望,然而正是因为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就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职数学要求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机电专业的学生能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车削角度,营销专业学生能利用函数知识进行优化设计等。所以不要把我们的学生跟普通高中的学生比较,非得要让他们考多少多少分,只要让他们能在课堂中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即是收获、是进步。
(二)集体备课,进而资源共享
1.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引入
调查结果反映大多数教师重过程不重引入,而学生之所以对数学课堂提不起兴趣,原因之一也就是教师开场白千篇一律,因此教师们一定要潜心研究每一堂课的引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引入能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大得到提高。在设计引入的过程中,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交流探讨,比如故事、轶闻、史料引入法,许多数学知识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定理的由来往往会牵扯出定理以及数学家背后的故事来,这些知识都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
2.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尽管新课改以来一直在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众多中职课堂还是没能脱离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因而导致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在调研过程中一位老师提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首先将全班同学按照自愿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制定详细的小组考核办法,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任务,交给小组解决,以学期或学月为单位对优秀的考核小组进行表扬,对相对弱势的小组提出希望,通过这种考核办法,能让平时不学习的那部分同学不好意思拖小组的后腿而压力式学习,同时小组间的竞争式学习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团结一致互相学习。当然,每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背后都会遇到重重阻碍和困难,在分组之前这位教师就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生工作,包括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总之只要我们肯思考,就会有收获。
3.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和专业中的应用
调查结果反映,众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不屑一顾,其重要原因是觉得数学除了在期末考试中要考及格从而顺利拿到毕业证之外,其他别无用处,就这一点而言教师们应当自责,因为我们没有将数学知识的基础作用和服务作用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同时也没有在课堂中贯穿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学。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当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积极探索每一节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引用,我们理想中的教学模式是由生活中或是专业中的一些问题来引入本节知识,进而学习知识,最后将知识应用与实际中和专业中。
(三)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方法再多还得要实际应用,每天按部就班式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时间长了任何教师都会有惰性,因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比赛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策略。比如针对某一节“问题课”大家可以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而研究出有效教学策略来,再比如同一学科教师可以经常换着班来上课,一学期下来可以把一个年级的班上一遍,这种方式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较有新意的方式,面对不同的教师面孔学生会有新奇感。另一方面,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会思考不同的教学策略,积累更多的经验。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总结,就会挖掘出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会找到改变教学现状、解决教学问题的方式方法,只要我们善于改进,我们的教学课堂质量就会不断提高,进而从低效课堂达到有效课堂最后形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