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任丽萍

【机构】 新疆和静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重点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美术教学;参与度;合作学习

  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地教学主管单位都在持续推动教育改革活动;但美术、音乐等辅助性学科仍未获得师生的重点关注。部分教师未能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导致教学课堂通常会出现混乱状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围绕小学美术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1.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进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过程喧哗,国内大多数地区都采取大班授课模式,而小学生普遍不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若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策略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则很可能导致班级秩序混乱。
  第二、关系紧张,多数小学生为独生子女且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很难主动将学习成果与学习方法分享给组内其他成员;这极易导致学习合作小组出现关系紧张的问题。
  第三、参与性较弱,小学生存在迥异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知识背景;若教师不能合理地划分小组,则难以提升班内部分学生的参与性,进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1营造合作氛围
  为强化美术教学中的合作氛围,教师应不断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引导其互帮互助,进而达成合作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将班内同学作为合作对象,通过与其他同学展开合作推动双方的共同进步。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充分认知团队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通过营造合作氛围,不但有助于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还能够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班内同学朝着同一目标并共同努力,进而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有助于强化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大多数学生可借助协同作业,获取更广阔的知识;与此同时,合作学习氛围还有助于学生交往。
  在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合理布置,教师应注重拉近学生间的距离,便于其在后续的合作学习进程中实现小声讨论、信息交换、资料分享;同时,教师也应将充足的巡视时间留给学生,为各小组留足空间。
  第二、确立合作规则,在合作学习进程中,学生应积极主动地阐述见解并与教师共同制定合作规则。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赋予部分决定权;在完成合作任务后,确保学生能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力量。此外,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用引导者替代决策者,逐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其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2.2科学构建合作小组
  为强化合作学习效率,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大多数小学生在与班内同学进行磨合时,能够逐步领悟合作的关键点,积极探讨美术学科知识,进而通过合理分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在合作交流与学习进程中,师生不但能够充分阐述自身见解,还可以悉心听取他人意见,强化小学生的纪律性。简单而言,在围绕美术教学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应深刻领会小组构建的核心宗旨;即,并非聚集几位同学完成简单的探究活动。相反,教师应充分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准以及知识背景,科学合理地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在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时,可选取班内具有较高相似度的学生建立合作小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断调整各小组的成员结构。第二、教师应尽可能地结合学生意愿开展合作教学活动,明确小学生自愿建组的核心原因。第三、教师应考虑到班内学生性格的复杂性,将外向学生与内向学生糅合在一起,确保各小组成员的性格能够得到互补,进而强化各小组同学协作精神与合作精神,充分展现合作学习模式的教育价值,进而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2.3合理划分组内成员任务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前,组内成员需要对合作伙伴具有充分的了解与足够的信任,能够在合作学习进程中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协作。基于此,国内教育界学者也提出积极依赖这一围绕合作学习所衍生出的新概念;即是指在小组合作进程中,组内成员会产生荣辱与共的心理需求。在此背景下,组内成员应充分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关联性,明确个人对于小组的重要作用;只有每位成员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才能够共同推动任务的快速完成。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进程中,每位成员应持续提升任务的完成效率与质量,始终保持组内成员处于同一频率。借助积极依赖的合作学习情境,组内成员能够深刻意识到同伴对于自身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推动其共同努力并共享资源,可以带领学生获取最终的胜利。基于此,在美术教学进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彼此之间所存在的依赖感。比如在围绕版画制作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将版画知识内容拆分成各模块,将每一模块的内容交由组内各成员。例如,学生甲了解版画原理,学生乙知晓版画制作技巧;通过将不同知识传递给组内不同成员,能够推动学生将自身掌握的技巧与知识,主动地分享给组内其他成员,推动组内各成员共同协作努力,进而完成预期教学任务。通过将版画知识灌输给每位学生,能够使其高质高效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并深刻意识到合作的积极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进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过程喧哗、关系紧张、学生参与性较弱;通过营造合作氛围,科学构建合作小组,合理划分组内成员任务,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并强化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丽敏.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4):127-128. 
  [2]顾伟杰.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20(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