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做一名有责任心的班主任 ——谈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问题

【作者】 陈 婧

【机构】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后进生教育的好差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班级管理和校风建设面临的问题,要想保证教学质量稳步前进,就要把转化后进生当作大事来抓。
  【关键词】 后进生;耐心沟通;尊重学生;保护自尊;激发自信

  经常听到有的班主任发牢骚:“我班要是没有那几个学生,就好管多了。”言外之意“那几个学生”让他伤脑筋、讨厌。做班主任的都知道,“那几个学生”就是班中不遵守纪律、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其实这样的学生也让每位班主任头疼,每天花费在他们身上的时间、精力最多,却很难见效。往往又是这样的学生,在班中的影响力不小。有时一节很精彩的课,可能会由于他的“出格”而中断;有时一个很团结的班集体,可能会由于他的“出格”而混乱。长期以来,这样的问题生成了班主任的“眼中钉”,也成了科任老师的“肉中刺”,他们甚至与班集体格格不入,有时还会生出点是非。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下去?殊不知这样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认为,问题生并不是无药可救,长期的歧视使他们更需要别人的关爱、尊重,他们的内心深处,更需要别人的赏识。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暗?
  一、走近他们,耐心沟通
  长期以来,班中的问题生一直被冠以“差生”的帽子,班上的大部分学生瞧不起他们,孤立他们,甚至接班的老师也带有成见。致使他们变本加厉,心中的阴暗面越来越多,身上的问题也更多,变得无所谓,自暴自弃。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得到“问题生”这样的身份?难道他们一入学,就与众不同吗?我认为做班主任的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想学好的,只是偶尔迷失了方向,我们应该蹲下身子,弯下腰,以平常的心态走近他们,多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过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像朋友似的经常交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慢慢地,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关爱,他们的心灵深处怎能不受到振动,他们又怎能无动于衷呢?“心灵相通了,一通就百通了。”(宋楚瑜语)
  二、尊重学生,保护自尊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学生最怕什么?结果表明:学生不怕苦,也不怕物质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这面子就是学生的自尊心。问题生由于长期受到歧视,往往自以为很笨,不是升学的料;另一方面,各种荣誉和职务与他们无缘,有了小小的过失也会受到惩罚,成为被冷落、被讥讽的对象,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其实问题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
  我班宋洁同学由于父母离异,得不到家庭温暖,爱偷别人东西。我找到她,没有更多地训斥她,而是把她带到操场,边走边与她聊天,聊她的家庭,聊她的学习,聊她的爱好……她的内心世界渐渐向我敞开。原来她曾经是“受害者”,后来为了报复,也学会了拿别人的东西。我答应替她保密,同时要求她必须改掉这个毛病。后来她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如果当初我武断地批评她,给她背上“小偷”的罪名,那她一辈子也难做人。相反,我这样做,既保护了她的自尊心,也让她有了改正的机会。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宽容学生的错误、过失,给他们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
  三、找准亮点,激发自信
  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特别是班中的问题生,他们听惯了老师们的训斥,同学的嘲讽,但是他们的内心更渴望别人的赞美,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大拇指,一个鼓励的抚摸,就可以让他快活上一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欣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欣赏他们在课内外表现出来的善意;欣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欣赏他们每一次的“心灵闪现”和对自己的超越。
  我班李子帅同学,是个老师公认的“问题生”,同学们也讨厌他。我通过观察,这个学生在打扫卫生时特别卖力,尤其是开学初的一次大扫除,他干得汗流浃背,毫无怨言,坚持干到最后。抓住这个亮点,我在班会上总结劳动情况时,表扬他热爱劳动,思想进步。我特意瞄了他一眼,此时的他正不好意思地笑了。以后他一改从前的表现,再也不是班上的“小混混”了。科任老师也反映他变得认真学习了。
  四、家校沟通,和谐共振
  问题生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关。当下的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有的家长为了挣钱,外出打工,把子女留在家中,成了留守儿童;有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家庭破裂,学生享受不到家庭温暖;还有的父母文化不多,不懂得教育方法,要么棍棒教育,要么不管不问。这些家庭教育跟不上,极易造成学生情感上的缺失,迷失了正确的人生方向。针对总总情况,班主任应该主动联系家长,了解情况,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我想孩子快乐了,自然有心情学习了。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再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也应以新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在他们身上找到新的发现。只要我们用真诚的爱心、耐心,再加上策略,就一定能使更多的问题生有了突飞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夏飞英.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7,(28):76.
  [2]张君男.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的方法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07):352.
  [3]苏伟.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9,(27):7.
  [4]苏会俭.浅谈中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艺术[J].新课程学习,201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