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作者】 谭 利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行知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语文学习中如何提问是关键,提问的方法和问题本身不仅可以反映学生是否将知识掌握牢靠,也能反映出学生哪方面知识具有缺陷。因此,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对小学语文教学便很重要了。以下本文说明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令其主动问
  小学生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或事物引发好奇心,一旦好奇心被激发,小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它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在面对学生“天马行空”的答案时,不要一味否决,要尽力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答案,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鼓起勇气将自己的语文知识疑惑点说出来,使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首先可以通过和学生交流钓鱼的经历与体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做铺垫。接着,教师在导学环节中通过题目“钓鱼的启示”来引入课文的阅读。教师利用题目向学生提问:“有哪些同学钓过鱼?作者的文章题目叫作‘启示’,你理解‘启示’的含义吗?你自己在钓鱼时得到过什么启示?”教师通过设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教师的问题,这能锻炼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能力,并使学生自主地向教师提出新问题。
  二、创造自由提问的氛围,令学生敢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距离感,走到学生之中鼓励学生勇敢地将自己的疑惑说出来。通常教师会在课堂教学时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情境中主要起着主导的作用,可通过语言引导或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音视频功能将情境创设得更为真实些,弱化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拓宽了思维模式,容易在新知的学习中发现问题,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当教师发现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将问题说出来,而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在回答时依据问题的类型可以做出适当的答案调整。例如,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当有的学生向教师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表扬该同学;当有的学生向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逻辑性或者提出错误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提问,切勿严厉批评学生,而是要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持下去,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
  三、教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令学生会问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时遇到疑问,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来打消疑虑。教师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可以通过教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质疑方法,将心中的疑惑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进而在学习中形成问题意识。小学语文教学通常以小学阅读教材的学习为主,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质疑方法时,可以对阅读中的重点词句质疑,提出问题,或者对阅读文章的题目进行质疑,或者利用阅读文章中内容的矛盾点质疑。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学习中,教师可以在阅读分析教学中摘选文中的重点语句,向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学生依照教师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如文中写道:“人哪?战争一开始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文中提到的“野兽”指的是谁?它表达了苏联人民怎样的情感?在文中,小孩的回答有什么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并对文章进行再一次的剖析。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培养学生怎样在阅读学习中提出质疑,使学生懂得如何去问。
  四、提升学生的基础认识,令学生善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断的语言引导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不仅敢于提问、懂得如何去问,更应当善用问题。善于提问主要体现在提出的问题要得当、问题的指向明确、问题的语言结构巧妙。提出得当的问题主要是指问题要在适合的环境中提出来,但也需要学生经历一段自我反思的过程,切不可遇到问题就寻求教师的帮助。所以教师应教导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后,如果问题还没有被解决,那么我们可以向教师提问。问题指向明确是说学生需要在提出问题时整理好思路,不仅要使问题表述清楚,而且也容易被聆听者所理解。问题的语言结构巧妙是指学生的问题具有探究意义价值,并不是在较为浅显的知识层面上,寻求答案也需要从课本教材走向课外读物。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其次,老师为学生创造适合提问的环境及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再次,教师教会学生正确提问的方法,教会学生正确思考的方法,使学生提出正确的并且想问的问题,最后提升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善于提问,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