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作者】 陈明宏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响水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可从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入手,通过建立互动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任务和有效利用评估鼓励学生参与等策略实现我们的有效教学预期。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
通常,为了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并增强小学数学的教学育人作用,就必须使每堂课的教学有效性大幅提高。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并充分释放主体性,让他们积极与教师达成互动对话以提效。除了加强自我教学方法分析和创新外,小学数学老师还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创建平台,指导学生独立学习或合作完成学习和练习任务,并为学生这种学习途径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体验自我在“我要学”实践中的发现、探索和经历,并进一步拓宽有效的数学教学路径和过程,让学生更有效的数学教育。
一、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有效做法应坚持“从生活来”学再“到生活中去”练的学用原则,并要求学生应该从现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去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问题被抽象为数学模型的实际过程,从而化繁为简起到简化形象的效果。现行新课标不再是唯知识是教,重技能而施,而是强调“三维一体”的教学,让学生得到“多育”培养,实现“五育并举”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这一要求,从知识和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四个维度去进行教学落实,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中获得自我发展。例如,引导学生《三角形的认识》中,我就在教学目标栏填上了我们设计的多元化教学目标:首先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和角和特殊的三角形,理解三角形如何使用符号语言;体验测量三角形边长的操作,归纳理解三角形三个边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认识三角形这样简单的内容教学,我们制定了这样多的目标,而且由浅而深,层层递进,就可有效让学生在这一课的多元化目标引领中获得更多的教育培养。
二、建立互动而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虽然不是直指有效教学的目标,但对有效教学起到了实质作用,能为有效教学的实现氛围营造和提供人脉支持。因此,在教学或与学生平时的接触中,我们都要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这种关系在提效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教学对话展开时,更应利用这种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爱其师”的同时并发挥主体性来“信其道”。如今,新课标已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蹲下身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全作中成为学生化难解惑的领导者和点拨者。而在实际中,我们一些教师还在“师道尊严”中没有走出来,没有主动与学生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未摆脱教师的尊严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就很难与学生在平等权利上与学生达成对话或形成共识。当然,学生学习方式也会更多地受制于接受式。在全面践行新课标和学生主体理念的今天,教师主动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他们从讲台上走下去的原因所在,更是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的直接方法。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思想解放快,理念更新及时的好教师,自然也是一个在追求有效教学路径有创新思考和积极实践的好教师。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任务
课堂练习任务的有效完成是学生学之效的重要体现,可以彰显教师教的成功。但是,影响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任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已有接受和临场发挥,还有教师设计的因素。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的我们应在课堂练习任务这一块充分利用新课改倡导的经验去进行设计。
首先,加强课堂练习的针对性设计。最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增强练习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针对和对学生实际的针对两个方面。因此,数学老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创建练习内容,从学习目标入手,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分析学生现实,以及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必要的实践技能,确保学生技能的在课堂练习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其次,加强课堂练习的探索性设计。为了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我们需要开始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研究精神,并发展他们的协作和交流能力。教师应从多个方面考虑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来学习的课堂练习来设计,并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获得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展开,创建出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课堂练习或家庭作业内容,以便学生在独立的环境中实践锻炼和吸收知识。当然,也可以通过合作路径以践之。
四、有效利用评估鼓励学生参与
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这一特征是我们不能让学生持久保持高度集中的重要原因。而有效教学是一个过程而非一时半会儿,因此,需要给学生打气添力就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又必须完成的一件事。而这事就是有效利用评估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受到激励,如同水被激起涟漪而不停产生向外扩圏的动力一样。经常在教学中多激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扩大他们参与的动力和信心。因此,有效的教与学,教师都应使用多种评估方法为学生提供更现实的评估,以激发学生成为“我要学”的主动者并在独立或合作平台上快乐而自觉地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是丰富的,还会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我们视野中。作为一线教师要具有务实而教的态度去选择和实施,就可以使我们向有效教学迈上前进的一大步。这样,学生获得的数学教育就比传统做法下就显得更多育人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正亚,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2018年。
[2]王卿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知识窗,2017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
通常,为了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并增强小学数学的教学育人作用,就必须使每堂课的教学有效性大幅提高。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并充分释放主体性,让他们积极与教师达成互动对话以提效。除了加强自我教学方法分析和创新外,小学数学老师还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创建平台,指导学生独立学习或合作完成学习和练习任务,并为学生这种学习途径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体验自我在“我要学”实践中的发现、探索和经历,并进一步拓宽有效的数学教学路径和过程,让学生更有效的数学教育。
一、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有效做法应坚持“从生活来”学再“到生活中去”练的学用原则,并要求学生应该从现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去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问题被抽象为数学模型的实际过程,从而化繁为简起到简化形象的效果。现行新课标不再是唯知识是教,重技能而施,而是强调“三维一体”的教学,让学生得到“多育”培养,实现“五育并举”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这一要求,从知识和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四个维度去进行教学落实,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中获得自我发展。例如,引导学生《三角形的认识》中,我就在教学目标栏填上了我们设计的多元化教学目标:首先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和角和特殊的三角形,理解三角形如何使用符号语言;体验测量三角形边长的操作,归纳理解三角形三个边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认识三角形这样简单的内容教学,我们制定了这样多的目标,而且由浅而深,层层递进,就可有效让学生在这一课的多元化目标引领中获得更多的教育培养。
二、建立互动而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虽然不是直指有效教学的目标,但对有效教学起到了实质作用,能为有效教学的实现氛围营造和提供人脉支持。因此,在教学或与学生平时的接触中,我们都要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这种关系在提效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教学对话展开时,更应利用这种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爱其师”的同时并发挥主体性来“信其道”。如今,新课标已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蹲下身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全作中成为学生化难解惑的领导者和点拨者。而在实际中,我们一些教师还在“师道尊严”中没有走出来,没有主动与学生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未摆脱教师的尊严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就很难与学生在平等权利上与学生达成对话或形成共识。当然,学生学习方式也会更多地受制于接受式。在全面践行新课标和学生主体理念的今天,教师主动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他们从讲台上走下去的原因所在,更是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的直接方法。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思想解放快,理念更新及时的好教师,自然也是一个在追求有效教学路径有创新思考和积极实践的好教师。
三、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任务
课堂练习任务的有效完成是学生学之效的重要体现,可以彰显教师教的成功。但是,影响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任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已有接受和临场发挥,还有教师设计的因素。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的我们应在课堂练习任务这一块充分利用新课改倡导的经验去进行设计。
首先,加强课堂练习的针对性设计。最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增强练习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针对和对学生实际的针对两个方面。因此,数学老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创建练习内容,从学习目标入手,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分析学生现实,以及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必要的实践技能,确保学生技能的在课堂练习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其次,加强课堂练习的探索性设计。为了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我们需要开始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研究精神,并发展他们的协作和交流能力。教师应从多个方面考虑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来学习的课堂练习来设计,并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获得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展开,创建出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课堂练习或家庭作业内容,以便学生在独立的环境中实践锻炼和吸收知识。当然,也可以通过合作路径以践之。
四、有效利用评估鼓励学生参与
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这一特征是我们不能让学生持久保持高度集中的重要原因。而有效教学是一个过程而非一时半会儿,因此,需要给学生打气添力就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又必须完成的一件事。而这事就是有效利用评估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受到激励,如同水被激起涟漪而不停产生向外扩圏的动力一样。经常在教学中多激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扩大他们参与的动力和信心。因此,有效的教与学,教师都应使用多种评估方法为学生提供更现实的评估,以激发学生成为“我要学”的主动者并在独立或合作平台上快乐而自觉地学习。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是丰富的,还会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我们视野中。作为一线教师要具有务实而教的态度去选择和实施,就可以使我们向有效教学迈上前进的一大步。这样,学生获得的数学教育就比传统做法下就显得更多育人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正亚,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2018年。
[2]王卿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知识窗,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