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 伏虹蓓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提问是教师以提问为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略的一种教学方法。做好课堂提问不仅对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思维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使教学有声有色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必有环节,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提问这个环节俨然已经成为应试的一部分。团笔者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通过观察发现小学数学学习、课堂互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问题意识淡薄。
  小学生在提出问题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他们很少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不够。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都很有限,教师对于他们这两方面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创造型的问题更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
  (二)学习积极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反而下降。这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第一种不会回答。第二种会但是不敢回答帕回答错了老师和同学笑话。由于学生对自己的成绩都很敏感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自信心不足就会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三种觉得没有必要回答只要自己心里明白就可以了。因此掌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没有为班级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段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数学思维欠佳。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掌生在回答问题或解答问题时,一遇到灵活的数学问题就无从下手或者不善于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教材上的概念定理等现成的知识,而很少主动地去思考这些概念定理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机械训练和解题技巧的掌握而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多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过于频繁,问题缺乏质量。
  一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学生缺少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过多的提问会导致学生依赖教师的问题进行学习,压抑了思维的火花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提问没有精心准备。
  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止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为提问而提问。提问琐碎频繁不分主次。一连串的一问一答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字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
  提问有效性的对策“教有法而无定法”,提问也一样,提问也有很多的方法、策略但没有固定的策略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具体情景不同所用的提问的策略也不同那么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提问题才是一个好的提问呢在进行问题设计策略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策略能够从多方面来理解和运用问题设计策略才民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自身的能力等各方面因素设计出符合实际教学的问题。
  首先提问不仅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数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现代科学的思维和较强的逻辑思考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思考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能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图形的变化、一题多解等不断提出恰当的新问题,以引导学生努力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焙养创造能力。除了创造性能力以外提问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数学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直抵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析疑、释疑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其次提问要注意循序渐进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往往解题的难度是逐级而上的,教师提问问题的难度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胺照思维的规律来设置问题先由简单开始,再逐步增加难度。如果一开始就提过于深奥的问题掌生的思维一下子达不到那一步往往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想不出来也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为难情绪,脆不动脑子想筹着教师公布答案教学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设法建立解决问题的台阶帮助学生拾级而上排除学习的困难。提问的对象有时是全班同学肩时是个体提问的目的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因此问题既要兼顾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差异性,在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特定的情况进行提问尽量让全班所有人都能参与到提问中来,调动他们的思考积极性赴不同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各自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最后就是要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在每节课的教学工作完成后,应把课堂提问作为一门教学艺术,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很据教学的目的精心设计反复比较筛选提炼最佳提问题方式,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有目的的提高质量问题;要提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问题;要把握提问题的时间以及问题的数量,这样才是正确的提问题方式,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