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立足陶行知思想,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 孙 云

【机构】 新疆和静县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各方面上相辅相成,与当下教育改革过程中,小学数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针相契合,其本质在于从基础知识技能的教育塑造上进行灵活创新思维的训练。数学实践教学便应当与陶行知思想相融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学习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数学;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素养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教育改造,他的教育思想核心可以概括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与“教学做合一”三个基本观点。现如今陶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思潮的中流砥柱,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发布,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任务可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在常规教学工作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要点要比三维目标的实现要难得多。通过对陶行知思想的研究与践行,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相似含义,教师可以通过总结生活教育思想理论并付诸实施,以达成对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落实的指导效果。
  1.将课堂知识生活化,践行陶行知“生活倾向”教育思想
  这一思想启发了教育工作者,不要局限于学校课堂内的教学。广泛意义上来说课堂可以不分场合也不分时间,对应而言学生的学习亦是没有局限也永无止境的。数学本身与生活息息相关,是日常内容的符号化与象征化产物,起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由此产生的交互性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运用,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陶行知这一思想,将生活元素介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在日常环境下再现数学知识,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并与现实内涵产生联系,从而领会数学知识的生活倾向。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大体可分为知识接收的生活化与知识运用的生活化。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群体处于较小的年龄段,思维逻辑倾向于直观感受,那么教育中的生活化信息旨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的逻辑与抽象思维和生活体验的直观性进行关联和转化。以学习“认识多位数”这一知识点为例,在解说完基本知识后,我们可以以手中的课本举例,让学生记录下除封皮以外的厚度与页数,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接着我们再引导学生去思考同样的纸张下,100页的书本厚度是多少,10000张纸叠起来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而当纸张数量超过1000000时,总体高度已经超过百米大厦。这样教师就生动地展现了大数值在生活中的具体反馈,易于让学生去从概念上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原本抽象机械的教学内容赋予以鲜活有趣的直观印象,如此循序渐进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慢慢学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能够在生活中领会并运用数学知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2.解放思想,构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环境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在个人的素养、才能以及个性等方面都是独特的,教育工作应当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切忌千篇一律的样板化教学。陶先生曾针对传统教育扼杀了学生生活力与创造力的弊端提出了“六大解放”具体策略,要求当代教育工作应当解放儿童的双眼、大脑、双手、嘴、空间以及时间,这一独特性见解跨越了七十多年直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以此为基础,教师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自我出发深入了解没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意识与兴趣爱好有所把握,关注个性并因材施教。这些工作是构建良好沟通的基础,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够诚心接受教师的引导与指点,积极建立自信与主动的精神状态。在长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善于把握机会,发掘潜能,鼓励与放大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对他们的弱势与缺点给予指引和援助,充分发挥教师作为“伯乐”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性,从而让学生能够热爱数学,乐在其中。
  校园学习环境下教师还应当发展数学学习的合作共享方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立共同的数学任务,让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而完成的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兼顾到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小组的沟通讨论、互助合作。在合作活动的设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课题的选取要具有探索的空间、锻炼的效果同时又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上限,小组的构成应考虑各个成员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而进行优化组合,达到成员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合作关系。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小组作为主体积极参加课堂教学过程,明确学习目标与各自的学习任务,在学习活动里各司其职,同时互相援助。比如我们以三人为小组学习单位,安排其中学习能力与组织能力突出者作为组长,起模范带头作用;其余两人以组长为目标学习,同时对其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行监督与考核评价,共享合作学习的成果与荣誉。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不仅在知识学习本身能够取得成果,同时还养成了互帮互助与合作沟通的能力,并且建立起了集体的荣誉意识,教师便能够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地对学生群体进行指导,在其中出现的问题区分为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来区分解决,从而达到学生能够以自主、平等、开放的方式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更深层次地掌握数学知识。
  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理念具备了完整的内涵体系与培养措施,在他的思想指导下,小学数学教育应当践行实践与理论的并行道路,充分运用生活元素作为教育方式,学生才能真正从中领会知识与思维,发展自我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并且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奠定自发学习的积极性基础,强调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人公的地位意识,在尊重学生独立个性的同时,培养并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报.2016-9-1第1版
  [3]汪丽娟.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打造小学数学“善学课堂”[J].年轻人,2019,(4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