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优教”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邓志春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青岩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优教”理念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育人的思想引领和效果保证。作为一线实践者的我们应把这种理念付诸实践变成惠及学生发展的良好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好的语文教育而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优教”理念;课堂教学;有效应用

  让教更优化是“优教”理念的核心追求,作为“双主双优”市级课改理念的重要组成,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目的就是使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更适合内容与学情的教学,更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而获得高效育人的现实。因此,作为一线实践者,应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引,把“优教”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良好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中得到良好语文素养的培养教育。而且“优教”实践也是我县“三活课堂”中“活用教法”的具体体现。在这几年“五育合一”教改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开启了高效教学模式的探寻之路,一直在总结促进语文教有效、学有益的教学实践策略。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优教”理念在其间的有效指导与应用。
  一、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精心注力,是“优教”理念应用实践的基础
  以促教更有效和以促学更有序的教学方案是获得高效教学实施的必然要求。没有精心设计难以实现教学预期是我们反复强调花功夫在课前的重要原因。所以,作为教学实施的一线教育人必须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精心注力。这是我们把“优教”理念付诸在实践的前提要求。我们知道,高效地教学是由起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教和起主体作用的学生的学经过互动对话而达成的结果。这二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方案设计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育人的时效性我们必须把要教的内容和怎么教的方式经过精心设计,使之变成学生可接受的易感知内容和乐于感知的方式,从而为课堂提效奠定良好基础。为此,作为一线实践的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教材,掌握教教材各部分的知识要点,并牢记教学流程细节和重点抓手。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明了一节课要“教什么”的内容,做到细节在胸,我们才能选择“如何教”的方式和“如何学”的有效途径,才能实现“优教”的目的——提高教学有效性,惠及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二、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做到灵活,是“优教”理念应用实践的关键
  在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方案之后,我们教师课堂实施路径也明了在胸。在这过程中,作为施教者,一定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使课堂新颖生动能激趣,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到学习乐趣而催发他们信心以利于师互动对话的有效展开,从而把“教学对话”变成高效育人的载体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平台。
  (一)利用趣味性教学法以“优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就应该让这样的“老师”来引领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教学中,在营造创境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趣味性教学法,让学生受趣而生学习欲。语文课堂中的激趣方式很丰富,可实现寓教于乐效果的方法有课本剧表演、激情朗读、成语接龙、诗词诵读、“练笔汇歌”,“日记我来读”等,都是基于语文学科而激趣的重要方式,能使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充满趣味,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性。
  (二)使用直观化教学法以“优教”。直观的感知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最佳方式,特别是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现实更需要我们教学直观化。因此,使“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东西”外显化就成我们直观教学法的重要实践。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实验操作、投影、多媒体形象呈现等路径来增强学生感知直观性。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课的重点之一的组成时,就可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其结构布局,让学生从空间上整体认识其设计的精湛之妙。比我们口头讲解,以字词分析来理解来形象直观,更有整体感。实践证明,有了这样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助力,“优教”便可快速变成现实并惠及到学生发展,而且在视听兼顾的作用下学生知识记得牢,印象深刻不易忘。
  (三)利用体验式教学法以“优教”。以增强过程体验为主的体验式教学法在“优教”中应用主要是强调学生过程参与,要求学生学的主体性在学的过程中把学的方式、方法和效果以加强内心感受强化而得到广泛应用,特别要在促进学生获得愉悦心理或成功心理上实现教与学的优化处理,从而在听说读写中感受乐趣并增强语文学习自信心。例如,在《秋天的雨》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把教的重点放在秋天的雨的“颜料”、“气味”和“小喇叭”等作用上了,让学生在课前去感受秋天下雨中的情景。有了这样的体验再学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多读文本以增强过程体验,并结合自身观察,从而更好地促进自我体验加深,理解到文本所蕴藏的意义。
  三、在知识内化过程中适当拔高,是“优教”理念应用实践的保证
  有效的知识内化是语文高效教学必然要着力思考并进行实践的教学问题,是变“优教”目的实现为“优学”效果的正确做法。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在基础练习上适当提高练习难度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成技能,并在“跳一跳”中增强语文实践能力。
  (一)明确内化练习的目的。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必须防止盲目的“题海”训练,做到目的明确而展开。为此,我们在选择训练题目与方式时我们应根据知识点的接受难度来选择,明确知道此题的训练点和育人性。
  (二)分层训练有梯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优教”理念要求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学力给予选择内化的题型和方式,通过分层有梯度的训练,让不同学力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选择与实现“跳一跳”的拔高实践。实践中,可设计三套难度逐渐加深的内化题目,供学优、中等和学困生选择。
  总之,“优教”理念是我们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作为一线的我们应把这种理念付诸实践变成良好方法,让学生在新颖生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夏利萍,让语文教学更优化的策略探寻[J].教师,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