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微视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代志清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小学阶段越发受到关注,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将信息技术学科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是非常可取的,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也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将微视频这样的新型教学方式融入其中,切实保障教学实效,加强学生能力。
【关键词】 微视频;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将微视频融入其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可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改善教学现状。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学生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接受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当中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既不能提高学习的信息技术能力,也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合理善用微视频,结合学生特性,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1、有效预习和复习,提高效率
运用微视频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预习和复习,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预习和复习是信息技术学科重要的教学组成。但由于学生在日常中缺乏预习和复习的有效指导,导致其效果甚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对于部分教学内容总是一笔带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总是在追赶教师的进度,对于所学内容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视频来辅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和复习,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预习“建立文档”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在视频中凸显这些教学要点,并且要着重突出建立文档的过程,视频的清晰度务必要高,影像不可过于模糊,那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要流畅清晰,还要凸显内容重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当微视频录制完成后,教师可上传到专用平台的共享空间,让学生可以无限次反复观看,并且将自己不懂或者遇到的难点在微视频下方进行留言,教师要及时收取学生的留言,根据留言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在复习“建立文档”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微视频,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可让学生在课后录制建立文档的全过程,然后上传到专属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微视频的内容,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以便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通过这样的有效预习和复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出参与其中,加强了教学实效。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层教学
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正视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置之不理,这样不但有违师德,也无法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教学方针。信息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学科,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文字录入”的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不同的微视频录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先进行一次文字录入的实时比赛,通过这次比赛可以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以便教师在微视频录入的时候及时调整视频内容。针对比赛当中基础较强,实践也较强的学生,在微视频的录制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外拓展知识的讲解,除了理论知识,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后自行进行练习,并且录制微视频发送给教师,教师也要及时的做出点评,这样既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也让这部分学生得到了能力拓展;针对比赛中基础较弱,实践也较弱的学生,在微视频的录制中,教师要着重讲解理论,并且配合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解,并且针对在课后无法加强实践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文字录入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切实提高能力,没有实践,再强的基础也只是纸上谈兵。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学生都获得能力的提升,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3、实施一对一问答,加强辅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完全兼顾每一个学生,只能将课程当中重点进行讲解。当学生在课后遇到问题时,教师就无法及时的做出教学辅导,只能借助课堂时间来做出解答,这样一来,课程进度和课堂教学的效率都无法保障,这也是教学当中的矛盾所在。但微视频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合理运用微视频进行一对一问道,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针对所学课程,教师在课后固定的时间内,在专属平台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施问答环节,学生可以将自己不懂的课程难点录制成视频进行上传,主要问题简明扼要,不要过于冗长,节约时间,提高实效,当收到学生的问题视频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微视频的回复,以此类推,每名学生都有五分钟的自由问答时间,尽可能的兼顾每一位学生,如果在时间内,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以在全部学生都结束后,单独向教师发送微视频,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提高教学效率想同时也改善了教学质量。
结束语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微视频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微视频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程预习,同时也可加强复习,辅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加强辅导,实施一对一问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孔郑伟.微视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幻画报, 2020, No.299(09):125-125.
[2]曾燕飞.浅谈微视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20(37):114-115.
【关键词】 微视频;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将微视频融入其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可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改善教学现状。受传统教学影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且学生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接受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当中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既不能提高学习的信息技术能力,也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合理善用微视频,结合学生特性,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1、有效预习和复习,提高效率
运用微视频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预习和复习,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预习和复习是信息技术学科重要的教学组成。但由于学生在日常中缺乏预习和复习的有效指导,导致其效果甚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对于部分教学内容总是一笔带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总是在追赶教师的进度,对于所学内容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视频来辅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和复习,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预习“建立文档”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在视频中凸显这些教学要点,并且要着重突出建立文档的过程,视频的清晰度务必要高,影像不可过于模糊,那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要流畅清晰,还要凸显内容重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当微视频录制完成后,教师可上传到专用平台的共享空间,让学生可以无限次反复观看,并且将自己不懂或者遇到的难点在微视频下方进行留言,教师要及时收取学生的留言,根据留言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在复习“建立文档”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微视频,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可让学生在课后录制建立文档的全过程,然后上传到专属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微视频的内容,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以便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通过这样的有效预习和复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出参与其中,加强了教学实效。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层教学
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正视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置之不理,这样不但有违师德,也无法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教学方针。信息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学科,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文字录入”的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不同的微视频录制。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先进行一次文字录入的实时比赛,通过这次比赛可以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以便教师在微视频录入的时候及时调整视频内容。针对比赛当中基础较强,实践也较强的学生,在微视频的录制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外拓展知识的讲解,除了理论知识,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后自行进行练习,并且录制微视频发送给教师,教师也要及时的做出点评,这样既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也让这部分学生得到了能力拓展;针对比赛中基础较弱,实践也较弱的学生,在微视频的录制中,教师要着重讲解理论,并且配合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解,并且针对在课后无法加强实践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文字录入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切实提高能力,没有实践,再强的基础也只是纸上谈兵。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学生都获得能力的提升,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3、实施一对一问答,加强辅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完全兼顾每一个学生,只能将课程当中重点进行讲解。当学生在课后遇到问题时,教师就无法及时的做出教学辅导,只能借助课堂时间来做出解答,这样一来,课程进度和课堂教学的效率都无法保障,这也是教学当中的矛盾所在。但微视频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合理运用微视频进行一对一问道,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针对所学课程,教师在课后固定的时间内,在专属平台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施问答环节,学生可以将自己不懂的课程难点录制成视频进行上传,主要问题简明扼要,不要过于冗长,节约时间,提高实效,当收到学生的问题视频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微视频的回复,以此类推,每名学生都有五分钟的自由问答时间,尽可能的兼顾每一位学生,如果在时间内,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以在全部学生都结束后,单独向教师发送微视频,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提高教学效率想同时也改善了教学质量。
结束语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融入微视频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微视频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程预习,同时也可加强复习,辅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加强辅导,实施一对一问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孔郑伟.微视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幻画报, 2020, No.299(09):125-125.
[2]曾燕飞.浅谈微视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20(3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