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文学阅读对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策略
【作者】 林 巧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只依靠好词好句摘抄以及重复性机械练习根本无法达成目的。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看到文学阅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增长的重要性,甚至主动将阅读和写作割裂成两个部分来进行。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快就会进无可进。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言之无物
写作是在积累了足够知识后的对外表达,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完成知识积累之前,就让学生过早地开始了写作练习。没有积累,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没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和可供表达的内容,强行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过是应付任务的“流水账”。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遭到严重的局限和桎梏,即便堆砌再华丽的辞藻也只能写出“一纸空文”。
(二)学生写作技巧生疏
小学阶段的写作难度不高,所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认为在这一阶段不需要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锻炼。但是,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写作技巧培训的话,他们写出的文章就很可能会出现用词“词不达意”、用句“无关宏旨”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真实所感无法表达,自然就体会不到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此一来,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也可能因此受挫,从而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三)学生缺乏写作思路
学生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但是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困扰。究其根本,还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写作思路。在写作时,这些学生对于写作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很多时候都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对于文章的开篇、中段和结尾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功能划分。这样他们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会出现缺乏主旨、颠三倒四等问题。
(四)学生文笔粗浅稚嫩
小学生本就还处于识字、认字的阶段,对于小学生的文笔自然就很少有人会苛求。但是,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文笔要求过于宽松,学生写出的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有学生能写出质量较好的文章内容,也是全靠自身天赋和自己的阅读积累。如果教师一直没有对学生的文笔作出要求的话,那么他们在写作时就会越发随意,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就会长时间地止步不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积累语文知识的必经之路,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知识储备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进行吸收。开展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加高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而且,正确的阅读教学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在课外的时间里通过主动阅读来进行语
文知识的积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掌握写作能力会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开展写作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写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笔,让学生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学会一些语文难点词句的应用方法。同时,教师教授学生读后感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时,还能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所读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增加学生在阅读之中的收获。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通过写作练习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先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二者之间只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才能使语文教学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但是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都会出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割裂的问题。这样一来,阅读和写作之间就不能产生互动,很容易出现学生写作的时候缺乏素材、阅读完以后缺乏深入思考等问题。
三、通过阅读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策略
(一)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且不能掌握从生活经验中提炼文章素材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只能依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让学生去吸收别人已经提炼出来的文章素材。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当中,就如同体验了别人的人生、聆听到了他人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自然就会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想法。此时学生再去进行写作,就会有想要表达和能够表达的内容。
(二)利用读写结合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在有意学习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领会到文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但是这样的领悟只有及时进行落实和应用,才能真正被学生消化吸收。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分析他们所读文章的写作技巧,并教给学生这些技巧在写作练习当中的应用方法,最后更要及时布置写作练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应用过程来彻底掌握这些技巧。
(三)借助课文讲析教给学生行文思路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作者反复雕琢才呈现出来的作品,其中的情节内容、遣词造句、行文思路都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研究作者的行文轨迹,寻找作者暗藏在每一句和每一段之间的深意,从而还原出作者的创作历程,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些文章的构成和框架。这样,学生才能以这些经典文章的框架体系作为借鉴模板,写出他们自己的文章。
(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文章写作功底
判断一篇文章作者的年龄和写作水平,看的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笔。好的文笔可以将一件普通的小事写得浪漫至极,差的文笔却连一篇日记都可能写得让人不想多读。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阅读文笔斐然的经典读物,给学生进行文字美学上的洗礼,让学生了解文笔优劣的差别;还要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去学习其他作者描写事物、抒发思想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笔和写作功底。
总而言之,阅读是知识积累的唯一途径,也是文章写作的前置条件。学生只有在阅读中积累到了足够的语文学识,才能写出具有阅读价值的优秀文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研究利用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方法,并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督促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掌握积累知识的手段,教给学生用语文知识进行正确表达的方法。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言之无物
写作是在积累了足够知识后的对外表达,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完成知识积累之前,就让学生过早地开始了写作练习。没有积累,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就没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和可供表达的内容,强行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过是应付任务的“流水账”。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遭到严重的局限和桎梏,即便堆砌再华丽的辞藻也只能写出“一纸空文”。
(二)学生写作技巧生疏
小学阶段的写作难度不高,所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认为在这一阶段不需要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锻炼。但是,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写作技巧培训的话,他们写出的文章就很可能会出现用词“词不达意”、用句“无关宏旨”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真实所感无法表达,自然就体会不到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此一来,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也可能因此受挫,从而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三)学生缺乏写作思路
学生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但是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困扰。究其根本,还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写作思路。在写作时,这些学生对于写作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很多时候都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对于文章的开篇、中段和结尾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功能划分。这样他们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会出现缺乏主旨、颠三倒四等问题。
(四)学生文笔粗浅稚嫩
小学生本就还处于识字、认字的阶段,对于小学生的文笔自然就很少有人会苛求。但是,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文笔要求过于宽松,学生写出的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有学生能写出质量较好的文章内容,也是全靠自身天赋和自己的阅读积累。如果教师一直没有对学生的文笔作出要求的话,那么他们在写作时就会越发随意,他们的写作水平也就会长时间地止步不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是积累语文知识的必经之路,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知识储备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进行吸收。开展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加高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而且,正确的阅读教学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在课外的时间里通过主动阅读来进行语
文知识的积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掌握写作能力会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开展写作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写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笔,让学生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学会一些语文难点词句的应用方法。同时,教师教授学生读后感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时,还能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所读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增加学生在阅读之中的收获。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通过写作练习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先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二者之间只有形成有效的互动,才能使语文教学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但是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都会出现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割裂的问题。这样一来,阅读和写作之间就不能产生互动,很容易出现学生写作的时候缺乏素材、阅读完以后缺乏深入思考等问题。
三、通过阅读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策略
(一)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且不能掌握从生活经验中提炼文章素材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只能依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让学生去吸收别人已经提炼出来的文章素材。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当中,就如同体验了别人的人生、聆听到了他人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自然就会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想法。此时学生再去进行写作,就会有想要表达和能够表达的内容。
(二)利用读写结合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在有意学习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领会到文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但是这样的领悟只有及时进行落实和应用,才能真正被学生消化吸收。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分析他们所读文章的写作技巧,并教给学生这些技巧在写作练习当中的应用方法,最后更要及时布置写作练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应用过程来彻底掌握这些技巧。
(三)借助课文讲析教给学生行文思路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作者反复雕琢才呈现出来的作品,其中的情节内容、遣词造句、行文思路都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研究作者的行文轨迹,寻找作者暗藏在每一句和每一段之间的深意,从而还原出作者的创作历程,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些文章的构成和框架。这样,学生才能以这些经典文章的框架体系作为借鉴模板,写出他们自己的文章。
(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文章写作功底
判断一篇文章作者的年龄和写作水平,看的就是这篇文章的文笔。好的文笔可以将一件普通的小事写得浪漫至极,差的文笔却连一篇日记都可能写得让人不想多读。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阅读文笔斐然的经典读物,给学生进行文字美学上的洗礼,让学生了解文笔优劣的差别;还要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去学习其他作者描写事物、抒发思想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笔和写作功底。
总而言之,阅读是知识积累的唯一途径,也是文章写作的前置条件。学生只有在阅读中积累到了足够的语文学识,才能写出具有阅读价值的优秀文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积极研究利用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方法,并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督促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掌握积累知识的手段,教给学生用语文知识进行正确表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