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罗小云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十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情感和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如何适时地渗透情感教育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以下感悟和认识,希望能和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 初中美术;情感教育;美术教学

  美术本身所蕴含的理念和情感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加以正确的引导,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从而更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陶冶其情操,培养其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的意义
  美术的教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大的地位,和其他的科目相比也具备很强的影响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美术如今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科目,通过美术的学习可以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来看,具备更强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关心学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美术的魅力需要学生应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也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引领学生去发现美术的魅力。艺术和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艺术脱离了生活就会失去灵魂,在初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让情感教学和生活进行紧密的关联,找到其灵魂也更容易感受美术的魅力。情感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为美术课堂的学习注入更多的活力。
  2、教师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为了将情感教育很好地渗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这样才会影响、感染学生,才会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学中,美术教师的言行、审美、看待问题的思路和见解,包括教师本人的艺术气质都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大方的谈吐、得体又富有个性的衣着以及丰富的教学体验都应该很好地折服学生,这样才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艺术情境之中。例如,笔者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美术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假期里自己的一次远足写生的视频,其中有巍峨的高ft、清澈荡漾的湖水、悠闲的牛儿……尽显当地原生态的生活,有美术作品,还通过画外音播放当时写生的心理、感受……学生听着、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了羡慕、赞叹、沉醉的表情;通过画外音,他们感受到了这位初次见面的美术教师丰富的情感;看着最后的画作,他们仿佛认识到了老师的另一面,学生带着猜测、揣摩和欣赏上完了第一节课,且意犹未尽。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更是让学生感知、领悟美术领域的一个最好的契机,在以后和学生一块儿学习美术的日子里,的确收到了好多别样的快乐。
  3、用不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笔者认为,美术教学更加验证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不同的学生,其天赋不同,性格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产生的反应也会不同。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对美术学习没有感觉,其实这就是学生的审美不同,对美的发现和认识不同。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点。
  3.1寻找并挖掘学生的审美需要
  没有情感的美术学习,是苍白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学生的个性,懂得他们的爱好和审美,这样才可以及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帮助学生弥补思想、观念上的不足,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审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3.2和学生一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
  优秀的美术作品最能打动人的一点,不单单是画作者的绘画技巧,往往是靠他情感的渗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同欣赏大家的艺术作品,共同感悟并体会作品中的深刻情感,通过艺术作品本身的感情熏陶,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其受到情感的教育。作品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没有情感的渗透,画作只体现在形式上,只有渗透了画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作品才会深刻,才会撞击人们的心灵,当然这些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打动学生,才能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让他们情绪和思想上受到良好的感染。
  3.3用综合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的美文,铿锵有力、委婉动人的乐曲等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些若能恰时地出现在美术教学中,将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当然要实现这些就要看美术教师的功力了,要涉猎广泛,涉及到相关作品或音乐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这样借文学、音乐甚至是数学学科的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趣,使其对美术教学更加刮目相看,热衷投入了。
  3.4为学生提供更加可靠的情感依据
  美术教材的内容广泛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很多章节都体现了学生的情感教学思想,老师要合理地使用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可靠和坚实的情感依据。教材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图片内容,而且也有很多优美的文字。不仅仅有对于作者的相关介绍,还有整个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构建起自己的情感架构。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播种者》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要积极地引领学生分析下作品中劳动人民的辛勤表现,让他们表达一下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看法,分析作品中人物关于劳动者的态度和情感价值。这一教学任务和课后习题也吻合,老师要结合创作背景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不仅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色彩应用方面的实力,还需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内心表达出的一种狂热奔放的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作者使用这种模式更好地对劳动者进行赞美,从更加深层的角度出发对劳动人们的生活进行描写,感受劳动人民生活的不容易。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加珍惜粮食,认知到现有的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辛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3.5借助户外写生等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情操进一步开拓
  老师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进程中,不仅仅可以开展课堂中的教育,还可以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深入到生活中观察周围一切,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户外写生,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深山老林中画山画水,而是借助野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释放出自己的压力,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创作,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户外课堂教学自然会耗费些许时间和精力,老师要对学生的安全起到积极的保障,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合适的写生场所,让学生具备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是偶尔为之,要做到美术和情感长期共存,这样的美术教学才会富有生机,才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会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美术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宋晓凤.浅析初中美术有效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35.
  [2]王春华.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组织实施路径[J].新课程,2018(09):186.
  [3]徐璐.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18(1):160.
  [4]陈翎妍.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9(5):160.
  [5]朱雄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情感读本,201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