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探究
【作者】 黄明强
【机构】 四川省仪陇县金城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之源。小学数学作为奠基教育平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前社会,我们应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使之学有问,会质疑。本文探讨了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学贵有问,因为问源于疑,因疑而问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原因。数学中常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来说明质疑多问的重要性。在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今天,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作为创新思维的核心所在,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显得更为可贵。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原因就在于提问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解决问题是思维已经找到了办法的执行结果。而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奠基的培养平台,其自身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及的。因此,作为执教的一线教师,应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学患无疑,无疑则无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发动机,是创新精神生成的土壤。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并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们也在积极探索培养路径,其目的就是我们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品质提供富有操作性的指导策略。实践中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常把问比作是开路先锋,是深耕之犁。这说明学生具备问题意识,能主动质疑,这是他们思维活跃的表现。而目前,我们发现,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已经是教育界公认的教育现象。而社会需要的人才又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数学思维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需。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着较强的必要性。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我们中国有个很好的词,叫“学问”,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由此可铜陵,中外古今,许多的教育家、理论家都非常重视“提问”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路径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中,从学起的导入到新知的引出和课堂练习,再到小结时的知识升华,都应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或者渗透。但实践中我们也除了这条暗线的交织外,也应有意识地寻找路径,搭建平台,让学生获得有效的问题意识培养机会。
(一)营造民主的宽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没有思维的自由就没有质疑生成的空间。教育家赞科夫告诉我们说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涨时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从现实看来,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问题,原因就在于是他们受到提问、表达、氛围等多种限制,怕因提不好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因此,我们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他们的选择,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不在学生中人为的划分等级,更不能以分论优劣。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班级和谐和人际关系的愉悦,从而营造出有问就问的心理氛围。
(二)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疑是思的先导,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主动的首创精神,正是植根于这先疑后思的沃土上而绽开的一朵奇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人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才有可能产生问题,才能树立敢问的信心,其次教师还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疑而启思,疑而生变,质疑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关键,要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急于求解,求知的亢奋中。因此,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引发思考质疑,让学生养成“问”的习惯。培养多问和好问的习惯不是一朝两夕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落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深信和领悟南宋教育家朱熹说的那句“学生无疑而教有疑”的教育意义,并落实在教学中。因此,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时,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鼓励和引导,引导学生沿着现有思路深思下去,直至问题被提示。而我们教师也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多问多思的实践做法,从而达到让学生慢慢地养成问问题的良好习惯。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是陶行知先生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一句精典发言。作为一线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作用,关注问题意识和思维创新培养,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好问会质疑的好习惯。因此,作为奠基教育平台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必须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在此,我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每天都能对学生说一句犹太人乐于对自己孩子所说的话:今天你提问题了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雪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2020年。
[2]达健花,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08年。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学贵有问,因为问源于疑,因疑而问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原因。数学中常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来说明质疑多问的重要性。在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今天,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作为创新思维的核心所在,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显得更为可贵。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原因就在于提问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解决问题是思维已经找到了办法的执行结果。而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奠基的培养平台,其自身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中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及的。因此,作为执教的一线教师,应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学患无疑,无疑则无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发动机,是创新精神生成的土壤。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并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们也在积极探索培养路径,其目的就是我们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品质提供富有操作性的指导策略。实践中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常把问比作是开路先锋,是深耕之犁。这说明学生具备问题意识,能主动质疑,这是他们思维活跃的表现。而目前,我们发现,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已经是教育界公认的教育现象。而社会需要的人才又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数学思维又是大数据时代的必需。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着较强的必要性。我们知道,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我们中国有个很好的词,叫“学问”,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由此可铜陵,中外古今,许多的教育家、理论家都非常重视“提问”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路径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中,从学起的导入到新知的引出和课堂练习,再到小结时的知识升华,都应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或者渗透。但实践中我们也除了这条暗线的交织外,也应有意识地寻找路径,搭建平台,让学生获得有效的问题意识培养机会。
(一)营造民主的宽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没有思维的自由就没有质疑生成的空间。教育家赞科夫告诉我们说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涨时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从现实看来,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问题,原因就在于是他们受到提问、表达、氛围等多种限制,怕因提不好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因此,我们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他们的选择,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不在学生中人为的划分等级,更不能以分论优劣。在彼此的交往中,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要用微笑、点头、注视、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方式进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班级和谐和人际关系的愉悦,从而营造出有问就问的心理氛围。
(二)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疑是思的先导,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巧妙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数学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主动的首创精神,正是植根于这先疑后思的沃土上而绽开的一朵奇葩。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人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才有可能产生问题,才能树立敢问的信心,其次教师还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疑而启思,疑而生变,质疑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关键,要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急于求解,求知的亢奋中。因此,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引发思考质疑,让学生养成“问”的习惯。培养多问和好问的习惯不是一朝两夕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加以落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深信和领悟南宋教育家朱熹说的那句“学生无疑而教有疑”的教育意义,并落实在教学中。因此,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时,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鼓励和引导,引导学生沿着现有思路深思下去,直至问题被提示。而我们教师也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多问多思的实践做法,从而达到让学生慢慢地养成问问题的良好习惯。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是陶行知先生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一句精典发言。作为一线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作用,关注问题意识和思维创新培养,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好问会质疑的好习惯。因此,作为奠基教育平台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必须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在此,我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每天都能对学生说一句犹太人乐于对自己孩子所说的话:今天你提问题了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雪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2020年。
[2]达健花,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