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作者】 李 婧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实际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往往忽略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违背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把英语学科简单地当成一门工具学科进行教学。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培养,来有效实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初中生心理特征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初期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他们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他们渴望独立,容易冲动,考虑问题不够深,容易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性格、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积极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
要想创设积极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首先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只有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其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特别是让在英语学习方面比较薄弱的同学能在课堂活动中找到存在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三、结合文本内容因势利导,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英语教材中的文本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寓意,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教材文本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恰到好处地进行挖掘,就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情怀
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拓展国际视野,在吸取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文化意识相对薄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盲目追随、模仿西方文化,但鉴别能力相对较弱,对异国文化缺少鉴别能力。笔者注意到,每年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用圣诞饰品来装饰教室,同学之间还会互相赠送礼物,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等则似乎没什么兴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源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为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有责任传承、弘扬中国文化。在单元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同时制作美篇,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对中外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构建了多元文化视角,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充满了满满的自豪感。
(二)发挥榜样力量,培养耐挫能力
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因为短期之内看不到学习的效果就选择轻易放弃。对英语学科的厌学情绪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 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这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名人通过不断努力,尽管屡次失败,但终获成功的经典故事。教师可以好好利用这些素材,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译林版初中英语九上Unit 4 Growing up的reading部分讲述了前 NBA 有“土豆”之称的篮球运动员Spud Webb 如何凭着自己的刻苦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在NBA立足,并成为NBA历史上 最矮的灌篮王的故事。课堂上,我抓准时机,让班级几个酷爱 打篮球,但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总结 Spud Webb 成功的故事。同学们总结非常到位:尽管屡次被拒,但他从不放弃;尽管不被看好,但始终坚持到底。笔者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Spud Webb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学们,学习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加倍努力,辛苦的付出终究会有甜蜜的回报。希望同学们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最后以课文最后一句话作为课堂的结尾:You can do almost do anything if you never give up.
(三) 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内驱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初中生的性格正处于形成时期,他们兴趣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但他们情绪情感不稳定,容易波动,对学科的兴趣也开始出现分化。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发现许多初中生对英文歌曲非常感兴趣,即便是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会在课间哼唱英文流行歌曲。笔者抓住这一契机,把每天课前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唱英文歌曲,同时,结合课文情景将英文歌曲用于英语教学的导入、 衔接和结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学唱英文歌曲,观看英文电影、制作英文美篇、英语趣 配音等许多活动都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神(陈虹,2018)。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更加符合多元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
一、初中生心理特征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初期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他们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他们渴望独立,容易冲动,考虑问题不够深,容易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性格、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积极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
要想创设积极健康的教学心理环境,首先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只有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课堂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其次,在设置问题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特别是让在英语学习方面比较薄弱的同学能在课堂活动中找到存在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三、结合文本内容因势利导,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英语教材中的文本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寓意,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教材文本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恰到好处地进行挖掘,就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一)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情怀
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拓展国际视野,在吸取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文化意识相对薄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盲目追随、模仿西方文化,但鉴别能力相对较弱,对异国文化缺少鉴别能力。笔者注意到,每年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用圣诞饰品来装饰教室,同学之间还会互相赠送礼物,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等则似乎没什么兴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源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为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有责任传承、弘扬中国文化。在单元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保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同时制作美篇,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对中外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构建了多元文化视角,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充满了满满的自豪感。
(二)发挥榜样力量,培养耐挫能力
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因为短期之内看不到学习的效果就选择轻易放弃。对英语学科的厌学情绪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 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这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名人通过不断努力,尽管屡次失败,但终获成功的经典故事。教师可以好好利用这些素材,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译林版初中英语九上Unit 4 Growing up的reading部分讲述了前 NBA 有“土豆”之称的篮球运动员Spud Webb 如何凭着自己的刻苦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在NBA立足,并成为NBA历史上 最矮的灌篮王的故事。课堂上,我抓准时机,让班级几个酷爱 打篮球,但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总结 Spud Webb 成功的故事。同学们总结非常到位:尽管屡次被拒,但他从不放弃;尽管不被看好,但始终坚持到底。笔者抓住时机对同学们说:Spud Webb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学们,学习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加倍努力,辛苦的付出终究会有甜蜜的回报。希望同学们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最后以课文最后一句话作为课堂的结尾:You can do almost do anything if you never give up.
(三) 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内驱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初中生的性格正处于形成时期,他们兴趣爱好广泛,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但他们情绪情感不稳定,容易波动,对学科的兴趣也开始出现分化。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发现许多初中生对英文歌曲非常感兴趣,即便是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也会在课间哼唱英文流行歌曲。笔者抓住这一契机,把每天课前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唱英文歌曲,同时,结合课文情景将英文歌曲用于英语教学的导入、 衔接和结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学唱英文歌曲,观看英文电影、制作英文美篇、英语趣 配音等许多活动都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神(陈虹,2018)。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更加符合多元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