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 热娜好·苏来曼
【机构】 新疆尉犁县第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对于学生个体的培养,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和知识面的拓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现代教育;语文教学;信息化技术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还是应用的信息化手段都非常灵活。结合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形式不再只是枯燥的板书和硬性灌输。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时,仍然会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老师有所帮助。
1.以信息化营造教学新情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且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所以如果能够在教学当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来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就能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从而能够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动画的形式,带领学生提前进入到远古时代,通过声音、画面等资料,触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让学生沉浸在营造出的情境之中,仿佛置身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里,充分发挥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进度,轻松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以信息化完成重难点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如何能够完成重难点的教学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一些小学生难以理解,或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很难接触到的一些专业术语、专业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对相关事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蝙蝠相关的仿生学的图片、动画等信息化资源,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演示和播放,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这篇课文所讲述的科普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完成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理解与把握。所以说,小学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信息化的技术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对于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抽象或者超出了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一些事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于小学生理解课文当中相关的内容,可以起到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效果。
3.以信息化促进学生自主性
俗话说:“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对于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也各不相同。现代教育教学提倡以学生为课堂主导者。信息化教学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平台。因为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现状以及自己的兴趣点,来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与此同时,小学生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小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得到属于自己学习的收获。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性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挖掘自主学习的兴趣点,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完成对小学语文知识的掌握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来展开自主学习。这也符合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4.以信息化加强小学生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教学重点。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搜集相关的视听资料,通过优美的画面和悦耳的朗读的音效,让学生在感受画面所带来的优美意境的同时,聆听如痴如醉的画外音朗诵,激发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学习《白鹭》一课,可以借助白鹭的图像,配合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感受这篇文章优美的语言,从而调动学生朗诵的愿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兴趣。通过朗诵让学生增加语感,是促进学生这个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在提升小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增强语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总体的阅读能力。
结语
在现代教育倡导的,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应用手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正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加强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能力。依托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技术,充分挖掘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创设多种教学形式,来全方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此基础之上,完善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啊,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信息化参与能力,为提高小学语文的总体教学水平不断拓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姬忠民.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31(31):79-80.
[2]黄辛颖.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插翅添翼-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5.
【关键词】 现代教育;语文教学;信息化技术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还是应用的信息化手段都非常灵活。结合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形式不再只是枯燥的板书和硬性灌输。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时,仍然会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老师有所帮助。
1.以信息化营造教学新情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且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所以如果能够在教学当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来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就能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从而能够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动画的形式,带领学生提前进入到远古时代,通过声音、画面等资料,触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让学生沉浸在营造出的情境之中,仿佛置身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里,充分发挥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进度,轻松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以信息化完成重难点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如何能够完成重难点的教学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一些小学生难以理解,或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很难接触到的一些专业术语、专业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对相关事物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蝙蝠相关的仿生学的图片、动画等信息化资源,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演示和播放,通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这篇课文所讲述的科普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完成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理解与把握。所以说,小学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信息化的技术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对于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抽象或者超出了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一些事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于小学生理解课文当中相关的内容,可以起到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效果。
3.以信息化促进学生自主性
俗话说:“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对于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也各不相同。现代教育教学提倡以学生为课堂主导者。信息化教学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平台。因为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现状以及自己的兴趣点,来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与此同时,小学生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小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得到属于自己学习的收获。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性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挖掘自主学习的兴趣点,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完成对小学语文知识的掌握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来展开自主学习。这也符合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4.以信息化加强小学生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教学重点。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为学生搜集相关的视听资料,通过优美的画面和悦耳的朗读的音效,让学生在感受画面所带来的优美意境的同时,聆听如痴如醉的画外音朗诵,激发学生对朗诵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学习《白鹭》一课,可以借助白鹭的图像,配合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感受这篇文章优美的语言,从而调动学生朗诵的愿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兴趣。通过朗诵让学生增加语感,是促进学生这个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在提升小学生朗读课文的同时,增强语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总体的阅读能力。
结语
在现代教育倡导的,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应用手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正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加强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能力。依托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技术,充分挖掘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创设多种教学形式,来全方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此基础之上,完善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啊,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信息化参与能力,为提高小学语文的总体教学水平不断拓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姬忠民.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31(31):79-80.
[2]黄辛颖.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插翅添翼-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