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中华传统武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正品

【机构】 新疆和硕县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历经风霜的洗礼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武术同样如此。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综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巧妙融入中华传统武术,做最优质的体育教育。
  【关键词】 传统武术;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历经风霜的洗礼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武术同样如此。在冷兵器时代,武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到了今天,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它的受众面逐渐变小,但其实,越是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现代,越应当重视武术,重视其强健体魄、修身养性与锻炼意志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综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巧妙融入中华传统武术,做最优质的体育教育。
  1、创设传统武术教学情境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更容易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产生亲切感,对平铺直叙、充满说教味道的理论和教学缺乏兴趣。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从课堂既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出发,以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发展方向为依据,创设既充满趣味性又与中华传统武术相契合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孩子们对武术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格斗”的相关技能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对格斗进行示范演练,并在此基础上对格斗术的相关动作要领进行细致的讲解。其次,教师需要请两位武术基础较好的同学走到台前,其中一位扮演警察,另一位扮演小偷,其他的同学作为路人和围观者,然后扮演警察的同学运用课堂所讲的格斗术,将小偷制服,缉拿归案。当然,在此过程中,扮演小偷的同学也要进行适当的反抗与配合,这样会使得场景更为逼真和生动。当缉拿归案之后,两位同学进行角色互换并对格斗术进行二次演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自制力普遍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学生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有演练变为真打。当这两位同学示范结束后,教师组织其他的同学两两一组进行格斗练习。这样,通过设定孩子们熟悉并感兴趣的教学场景,充分激发其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带着内在的热情和动力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巧妙融入“武德”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崇尚美德的民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自然也不例外。习武必先习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武术是一种形体的艺术、动态的艺术和击打的艺术,倘若习武之人德行不够,对自然与世界没有一颗敬畏之心,那么武术就有可能变成欺负弱小的“帮凶”。因此,要想让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确的看待与使用武术,首先应当让其修习武德,这是一切武术学习的基础。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让学生修习武德也是在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武术课堂中巧妙融入德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使用武术,修身养性、与人为善、与自然和谐共处。“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教师在教太极拳时,自然会教导太极拳的核心是“借力打力”,用最小的力击倒最大的力。说得直白点就是当对手给出最大的力时,用太极拳给予最小的力将其打倒,这就注定了太极拳是一种自我防卫的拳术,毕竟,只有当对手率先给出侵犯时,太极拳才能发挥出最大用处,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用毛主席的一句经典的话来说,那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教师在教太极拳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不卑不亢、保持最大的善意,绝不故意欺压弱小、伤害他人。抽象的武术品德和具体的武术动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在武术教学中巧妙融入德育,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具体的武术动作,也能培育其武德,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遗传基因、成长环境、身体状况、思维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其接受知识的快慢与学习知识的效果便差异巨大,尤其是对于像武术这样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科目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体育教师应当保持教书育人的初心,怀揣把学生当作孩子的爱心,带着一份体育武术教育的情怀,认真分析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和情感发展方向,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与方法,设置武术动作难易阶梯,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武术教学效率与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面对身体素质较弱、武术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鼓励,为其讲述一代武术大师李小龙的习武故事,鼓励其树立自信心,带着“长风破浪”的信念,大胆去尝试、努力和拼搏,从而“直济沧海”。而面对身体素质较强、武术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时刻提醒其保持谦虚与清醒,认真分析自身武术学习存在的不足,从而“更上一层楼”。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总结和思考,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武术教学理念与方法,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而提高小学武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应当充分重视中华传统武术,立足于学生身体与心理特点,创设与武术相关的教学情境,因材施教,强健学生的体魄,培育其美德,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明杰;智慧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应用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47期
  [2]白浩杰;浅析武术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年31期
  [3]柳艺轩;小学体育课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7年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