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示范教学在幼教绘画活动中的影响分析
【作者】 韩 鹏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沙依东园艺场幼儿园(中心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绘画教学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引导幼儿认知世界、感知世界、描述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要学会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绘画教学活动。在其中,示范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要以客观的角度分析示范教学的优势和弊端带给幼儿的影响,并且以此作为相应的调整依据,不断改进示范方式。
【关键字】 示范教学;幼教绘画活动;影响分析;策略
“绘画”是幼儿初步接触世界并予以表达的重要方式。在幼儿还没有具备一定的语言描述及情感表达能力之前,绘画就是他们用来理解环境和表达情绪的途径。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开展绘画教学及活动,在其中利用示范的方式来推进幼儿的绘画能力和表达水平。
1.示范教学在幼教绘画活动中意义
幼儿根据教师的某种示范举动来进行模仿性学习,以此对绘画具备一定的了解,并逐渐将绘画作为与世界沟通的媒介之一。在绘画活动中,教师会在黑板上为幼儿展示对应物体的绘画步骤,比如太阳的绘画步骤等,然后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教学进行模仿,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绘画的趣味性,在教师的引导和自主的模仿下进行尝试性绘画。但是,教师往往认为“示范教学”仅限于将绘画的步骤及色彩的应用进行示范教学,忽略了绘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进行表达,让幼儿对绘画从内心产生兴趣,以绘画作为自身回应世界的方式。幼儿仅仅模仿绘画技巧并不能够起到上述的效果,反而会在模仿教师绘画方式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固定思维,限制能力发展,使得幼儿所画出来的内容与教师示范的内容几乎没有区别,无法体现幼儿自身的思想。因此,教师应正视“示范教学”的正确应用,以多方位的角度结合各种示范方式来开展绘画教学,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意识及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本文就如何正确利用示范教学开展幼儿绘画活动列举如下几种方法。
2.为幼儿示范针对绘画对象的观察方式
在绘画之前,绘画者要根据需要绘画的对象进行一定的观察,并且通过观察将自己的情绪或是感悟融入到绘画的内容之中,以此来呈现作品的灵魂。因此,教师如果直接将绘画对象的绘画步骤直接进行示范,会让幼儿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因而阻碍了幼儿自主想象及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对幼儿针对所要绘画的对象进行观察示范,让幼儿学会如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根据自己的观察及理解展开自主绘画。这样的示范既可以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又可以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不为幼儿的想法“设限”。教师可以先选取任意一种物品进行观察引导,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刚浇完水的植物来进行观察示范,从植物的外形、颜色、叶子的形状及脉络、叶子上的水滴等方面进行观察,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观察方式及角度进行学习和模仿,然后自主选择绘画对象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性绘画。幼儿在这样的示范下,可以有效发展自身的绘画思维,学会通过细致的观察来开展绘画表达。
3.为幼儿示范色彩及线条的搭配方式
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会为幼儿进行简单的绘画线条勾勒示范,或是将色彩填充直接性地进行展示,让幼儿根据直观的示范绘画内容进行模仿。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及拓展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根据之前的示范进行改进,不再是直接将绘画内容进行示范展示,而是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让幼儿在多种展示方式中选择符合自己的绘画搭配方式,并且学习到一定的绘画专业知识,学会基础的搭配技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达到这一示范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先展示一个空白的小猫咪框架,然后通过信息技术及投影为幼儿展示不同的颜色搭配,幼儿可以通过投影看到不同颜色的小猫咪。幼儿根据教师更换的颜色示范进行讨论和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的想象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颜色填充方式及搭配风格,并且以此开展后续的自主绘画。教师还可以以类方式来进行线条搭配的示范教学,引导幼儿学习自主搭配,充分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以多样的示范方式来提高幼儿绘画教学质量。
4.针对特殊情景,以口述的方式开展示范
在教学示范中,教师可以在生活中选取特定的情景或实例进行讲解示范,以此来代替单一的直接绘画式示范。这种口述的示范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思维,让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述示范来进行相应的绘画,还可以让幼儿通过文字叙述开展绘画训练,提高幼儿的文字理解能力及情感感知能力,同步提高幼儿的多种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性选择幼儿身边经常发生的情景或事例来进行示范。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幼儿喜欢阅读的趣味小故事,以有趣的讲解方式来“讲故事”,并且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示范,让幼儿通过教师的示范学习到通过情景的文字描述来进行理解并且在脑中想象出相应的情景,然后以绘画的方式对内容进行描绘。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自行选取身边特定的情景,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共进晚餐的情景、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情景等等,以此类特定的熟悉情景为素材,先进行口头情景描述,然后根据描述展开想象式自由绘画。这种示范方式可以让幼儿将情景、文字与绘画进行关联性学习,提高幼儿的感知及表达能力。
结束语
示范教学在幼教绘画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教师和幼儿普遍接受并且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应全面地理解示范教学的概念,客观地分析示范教学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影响及作用,结合多样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体现出示范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幼儿绘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卫民,喻秋.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发展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8(08)
[2]朱菲.多元化示范 引导幼儿认识“美”[J].科普童话,2018(35)
【关键字】 示范教学;幼教绘画活动;影响分析;策略
“绘画”是幼儿初步接触世界并予以表达的重要方式。在幼儿还没有具备一定的语言描述及情感表达能力之前,绘画就是他们用来理解环境和表达情绪的途径。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开展绘画教学及活动,在其中利用示范的方式来推进幼儿的绘画能力和表达水平。
1.示范教学在幼教绘画活动中意义
幼儿根据教师的某种示范举动来进行模仿性学习,以此对绘画具备一定的了解,并逐渐将绘画作为与世界沟通的媒介之一。在绘画活动中,教师会在黑板上为幼儿展示对应物体的绘画步骤,比如太阳的绘画步骤等,然后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教学进行模仿,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绘画的趣味性,在教师的引导和自主的模仿下进行尝试性绘画。但是,教师往往认为“示范教学”仅限于将绘画的步骤及色彩的应用进行示范教学,忽略了绘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进行表达,让幼儿对绘画从内心产生兴趣,以绘画作为自身回应世界的方式。幼儿仅仅模仿绘画技巧并不能够起到上述的效果,反而会在模仿教师绘画方式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固定思维,限制能力发展,使得幼儿所画出来的内容与教师示范的内容几乎没有区别,无法体现幼儿自身的思想。因此,教师应正视“示范教学”的正确应用,以多方位的角度结合各种示范方式来开展绘画教学,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意识及能力。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本文就如何正确利用示范教学开展幼儿绘画活动列举如下几种方法。
2.为幼儿示范针对绘画对象的观察方式
在绘画之前,绘画者要根据需要绘画的对象进行一定的观察,并且通过观察将自己的情绪或是感悟融入到绘画的内容之中,以此来呈现作品的灵魂。因此,教师如果直接将绘画对象的绘画步骤直接进行示范,会让幼儿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因而阻碍了幼儿自主想象及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对幼儿针对所要绘画的对象进行观察示范,让幼儿学会如何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根据自己的观察及理解展开自主绘画。这样的示范既可以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又可以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不为幼儿的想法“设限”。教师可以先选取任意一种物品进行观察引导,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刚浇完水的植物来进行观察示范,从植物的外形、颜色、叶子的形状及脉络、叶子上的水滴等方面进行观察,让幼儿根据教师的观察方式及角度进行学习和模仿,然后自主选择绘画对象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性绘画。幼儿在这样的示范下,可以有效发展自身的绘画思维,学会通过细致的观察来开展绘画表达。
3.为幼儿示范色彩及线条的搭配方式
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会为幼儿进行简单的绘画线条勾勒示范,或是将色彩填充直接性地进行展示,让幼儿根据直观的示范绘画内容进行模仿。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及拓展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根据之前的示范进行改进,不再是直接将绘画内容进行示范展示,而是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让幼儿在多种展示方式中选择符合自己的绘画搭配方式,并且学习到一定的绘画专业知识,学会基础的搭配技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达到这一示范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先展示一个空白的小猫咪框架,然后通过信息技术及投影为幼儿展示不同的颜色搭配,幼儿可以通过投影看到不同颜色的小猫咪。幼儿根据教师更换的颜色示范进行讨论和理解,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的想象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颜色填充方式及搭配风格,并且以此开展后续的自主绘画。教师还可以以类方式来进行线条搭配的示范教学,引导幼儿学习自主搭配,充分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以多样的示范方式来提高幼儿绘画教学质量。
4.针对特殊情景,以口述的方式开展示范
在教学示范中,教师可以在生活中选取特定的情景或实例进行讲解示范,以此来代替单一的直接绘画式示范。这种口述的示范方式不仅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思维,让幼儿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述示范来进行相应的绘画,还可以让幼儿通过文字叙述开展绘画训练,提高幼儿的文字理解能力及情感感知能力,同步提高幼儿的多种技能。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性选择幼儿身边经常发生的情景或事例来进行示范。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幼儿喜欢阅读的趣味小故事,以有趣的讲解方式来“讲故事”,并且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绘画示范,让幼儿通过教师的示范学习到通过情景的文字描述来进行理解并且在脑中想象出相应的情景,然后以绘画的方式对内容进行描绘。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自行选取身边特定的情景,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共进晚餐的情景、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情景等等,以此类特定的熟悉情景为素材,先进行口头情景描述,然后根据描述展开想象式自由绘画。这种示范方式可以让幼儿将情景、文字与绘画进行关联性学习,提高幼儿的感知及表达能力。
结束语
示范教学在幼教绘画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教师和幼儿普遍接受并且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应全面地理解示范教学的概念,客观地分析示范教学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影响及作用,结合多样的方式最大程度地体现出示范教学的优势,不断提高幼儿绘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卫民,喻秋.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发展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8(08)
[2]朱菲.多元化示范 引导幼儿认识“美”[J].科普童话,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