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教学策略

【作者】 左 淑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新场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将其作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之一,让小学生通过中国画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当前部分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依旧采取固有的教学方法,加上中国画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难以较好地唤起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以致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中国画教学效率较低。
  一、中国画概念、特点及作用的相关概述
  中国画历史悠久,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涉及中国古代文学、哲学、雕塑、建筑等多方面领域的元素,是中国艺术的精髓。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大类。中国画将古代的诗、书、画、印等艺术融为一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绘画语言体系。与西画相比,中国画主要采取点、线的形式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笔法、构图、艺术材料等充分展现鲜明的民族特色,且重视对主观情感的传达。另外,中国画重视气韵生动,强调通过绘画营造场景的意境、传达传统文化的底蕴。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中国画精神内涵的继承和传播。 
  二、中国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绘画能力 
  与西画相比,中国画更加重视造型,即形和象的传达。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中国画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整体把握物体形象、开展造型训练的机会。另外,中国画多运用点、线、面的表现形式,对绘画者的手、眼、心、脑反应速度要求比较高。学生在临摹中国画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 
  (二)能够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不同的绘画作品具有不同的画风,在赏析绘画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创作者的性格、思想等。中国画以严谨的结构、多变的笔触,形成了洒脱、简练、大气等多种多样的审美风格。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画的赏析和临摹,了解创作者传达的情感,引发心灵上的共鸣。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创作者的高尚品德、远大抱负,从而发挥中国画德育的功能。 
  (三)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中国画作为传统艺术之一,其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创新性、独特性等特点,对创作者的创造能力要求比较高。将中国画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可让学生在临摹和赏析中国画时间接性地传承中国画艺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与自身独特的见解实现对中国画的创新。同时,中国画作为中华文明的艺术典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画,能够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中国画理解比较浅显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情感等具有一定的深度。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审美能力相对有限,其赏析、创作中国画存在一定难度,往往难以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感受中国画在选材、选色、思想传达等方面的特点,这间接降低了部分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兴趣。中国画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作为支撑。一些小学生偏向于应用电子绘画软件开展创作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 
  (二)学生创造性能力发展受限制 
  受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家长对小学美术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另外,部分教师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缺乏较强的生动性,难以较好地起到启发学生想象力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方式单一 
  水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代表作品类型,在选色、选材等方面差异比较小,在创作手法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在实际的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部分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单一,难以较好地体现中国画的丰富内涵。这导致部分学生在赏析、临摹这些作品的过程中难以较好地感悟、传达出作品的意境,其临摹的作品往往失去了原作品的灵气。同时,部分学校对中国画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 
  四、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有效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喜好,激发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主要以个人喜好为动力学习相关课程,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学习中国画相关内容。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国画魅力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美术知识。 
  (二)采取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 
  在讲解《鱼乐图》这幅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介绍作品,让学生能够认识水墨画、油画各自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差异,掌握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绘画技巧、。之后,教师可以采取演示的方式将作品的线条勾勒出来,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中国画线条传达的魅力,并且深入分析相关作品,唤起学生自主创作的欲望。最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具体的绘画创作过程,促进学生绘画技巧、赏析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结合学生的认知思维等特点选择绘画素材 
  工笔、写意是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借助人物、景物等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要求比较低,重在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绘画工具、掌握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培养绘画的基本功,为其后期深入学习美术课程做好铺垫。因此,在具体的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爱好等因素合理选择相关教学素材。同时,教师可以引入语文课文中的相关古诗词,在现场临摹环节启发学生采取扇面、斗方等多种构图形式开展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中国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方法等,促使学生的中国画赏析能力、想象能力得以发展,而且能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借助对中国画的学习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下,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并且充分挖掘中国画在德育方面的价值,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画创作者的高尚品德,使学生在中国画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