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礼仪教育渗透分析

【作者】 赵 姗

【机构】 新疆和硕县第五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优秀的传统礼仪依然对社会与个人的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我校体育教学应当以培养孩子内在精神,改善其外在形体为基本目标,从小学阶段孩子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及情感发展方向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在体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讲授中,巧妙融入传统礼仪教育。
  【关键词】 小学体育;传统礼仪;渗透分析

  泱泱中华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无论是站立、行走、用餐还是与人交流、待人接物都有一套优秀的传统礼仪。伟大的民族孕育了伟大的礼仪,伟大的礼仪又反过来成就了伟大的民族。而到了现代,这种优秀的传统礼仪依然对社会与个人的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我校体育教学应当以培养孩子内在精神,改善其外在形体为基本目标,从小学阶段孩子的身体状况、心理特点及情感发展方向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在体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讲授中,巧妙融入传统礼仪教育。
  1、在体育实践课中融入传统礼仪教育
  一堂完整的体育实践课,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实践课,让学生从踏入操场一直到离开操场,都能始终感受到礼仪、触摸到礼仪、学习到礼仪。
  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选定好上课所需要区域,布置好上课所需要的设备和器材,为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自身应当时刻注意仪容仪表,在上课之前整理好着装,提前到达上课地点迎接学生,当上课铃响之后,迅速召集学生排好队伍并清点人数,由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和缺到人数,迟到的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喊“报告”并阐明迟到的原因方能入列。最后,师生相互问好。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三个环节。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认真听课、保持安静、不随意打闹嬉笑、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让学生学会尊师重道。其次,需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提问时先举手,得到教师同意后方可起身作答;被点名回答问题时,应当从容大方、积极自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重要的礼仪。最后,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是标杆与方向,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自己在上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举止得体、仪表大方、语言稳重有威严而又不失温柔,当学生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回答;当学生有疑问时应耐心细致解答;当学生不遵守纪律时应保持师者风范、谆谆教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传统礼仪传授给学生。
  最后,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首先应提前让学生集合,培养其遵守纪律的意识;接着,教师对课堂内容和学生表现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从而教导学生见事情要有头有尾,学会反思与总结;当然,还需要和学生进行课堂告别,当教师宣布解散时,学生方可离开。
  这样,教师通过把握上课前、上课中,与上课后三个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师重道、自信大方、听从指令、遵守规则、待人有礼,从而为其一生打下坚实的礼仪基础。
  2、在体育理论课中融入传统礼仪教育
  体育,顾名思义,是关于体魄的“育”。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时刻怀揣一颗责任心和一份教育情怀,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体育锻炼,改善内在体质和外在身形。而如何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呢?首先,教师应当合理运用理论课向学生详细阐述坚持体育运动与学习传统礼仪的重要性。一方面,科学的体育锻炼能有效的改善内在的体质和外在的体型;另一方面,虽然体质和体型能通过体育运动得到有效改善,但如果一个人站无站姿、坐无坐相,毫无素养与涵养,就算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完美的体型,同样也无济于事,就像民间常用的一句谚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空有外壳,没有素养。
  这样,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述,学生便可以明白学习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在学习礼仪时必然能带着内在的动力与热情,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效果。接着,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借助课本为学生系统的讲述行走、站立等日常行为动作的礼仪规范并为其亲自示范,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站有站姿、坐有坐相。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礼仪的培养也可以促进学生外在形体的改善。这样,教师通过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让学生知道学习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并使其很好地掌握日常行为礼仪规范,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条件反射,提升其综合素质。
  3、建立健全体育与传统礼仪教学评价机制
  上文提到,学校与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和实践课巧妙融入传统礼仪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如果只是一味地靠教师的责任心或学生的自觉性来推进体育礼仪教学,并不是最科学合理的办法。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体育与礼仪教学评价机制及体系。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虽然有对体育教学成果的考核,但对内在的品质、道德与待人接物的礼仪涉及甚少。因此,我校应将礼仪评价作为重要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积极举办礼仪知识竞赛、健美操比赛等,对体育教学成果进行考核,做到有据可依,让学校与教师通过评价结果清楚的知道在上一阶段的体育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指明方向,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礼仪是一个人的素养和内在涵养的外在体现,能规范一个人的行为,端正一个人的习惯。而小学阶段是塑造一个孩子认知和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奠基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巧妙融入传统礼仪教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体质与体型,而且能让其掌握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相关礼仪,提升其综合素质,促进其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参考文献:
  [1]石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礼仪教育必要性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13期
  [2]雒志良;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14期
  [3]郭权生;小学体育教学和素质扩展训练的有机结合[J];知识文库;2018年14期
  [4]薛丹;谈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