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地理极简课堂的魅力
【作者】 淡 丽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马踏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极简课堂就是要以省时、简明的教学形式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重视地理原理解析、注重地理方法养成、注重地理素养落实是地理极简课堂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极简课堂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赵希斌博士在《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前言里写到为什么好的教学必须高效,因为每堂课教学都有目标,每堂课的教学时间都有限,每堂课的教学时间都不可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就是高效的课堂。笔者在此倡导的地理极简课堂其核心也正是高效课堂。
所谓极简,就是指极致精简。我国极简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加厚先生在即将出版的系列丛书《马九克极简教育技术丛书》序言中第一次提出,是指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倡导师生使用方便、实用、易学、易用、能够有效提供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技术。极简教育具有三大特点:1、掌握简便:易学、易用、方便、省时;2、解决问题:实用,有效,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3、提高效率: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中不难看出,极简的实质就是“省时、简明、高效、优质”。极简课堂就是要以省时、简明的教学形式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极简课堂的魅力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以一敌百,注重地理原理的解析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教师如果仅仅只会讲地理事象,则会陷入一个讲不完的怪圈。旧的事象讲过了,新的事象始终在层出不穷地涌现。例如现在很爱考的“薄膜”,今天讲了透明薄膜的作用,下次考试钻出一个“黑色薄膜”,再下次考试又考的是“反光薄膜”,学生感觉云里雾里甚至抱怨:“讲的不考,考的不讲”。极简课堂倡导教学必须要跳出知识的表象,透过现象提取本质,而这个本质就是产生这些种种表象的一般地理原理和规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薄膜,都属于农业覆膜种植技术。农业技术的使用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为什么覆膜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呢,教师应该讲透其蕴藏着的作用和原理。(1)保温、保水作用。原理:阻断大气与地面之间的联系,使地面辐射的热量难以散失,从而达到保温目的;同时,有效阻隔了水分的蒸发,具有保水作用。(2)保肥作用。原理:削弱雨水、风力的侵蚀搬运作用,减少养分流失;同时改变了土壤水热状况,利于保持土壤肥力。(3)抑制杂草和病虫害作用。原理:黑色几乎不透光,让杂草无法获得光照,达到抑制杂草目的;地膜能够有效切断病原物的传播,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除草和除虫的人工、农药投入,省时、省力、省成本。(4)增加光效作用。原理:白色地膜覆盖在土壤表层,当阳光照射到地膜时,部分阳光会被反射,从植株底部向上照射,采光均匀,使果实光泽好,品相好,品质高。讲透纷繁复杂的地理事象背后蕴藏着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让学生才能练就一招致胜、以一敌百的过硬本领,这就是地理极简课堂的魅力所在。
二、授人以渔,注重地理方法的养成
极简课堂绝不是知识缺斤少两、内容有所折扣的简单课堂,而是简而精、简而准的课堂。我们反对一堂课用几十张甚至上百张PPT冗长赘述知识,不仅时间花费得多,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可能长时间集中。所以我们倡导的地理极简课堂就是只需通过一个事实性的知识事象去推导、归纳、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地理方法。例如在讲世界地理时,各个大洲都有许多著名且重要的的河流,每条河流都各具特点。有的老师让同学们分别记住每个大洲的河流特征,单调乏味的重复记忆,真的让学生苦不堪言。其实在这里我们只需要选择任意大洲的一条河流对河流的特征进行分析。河流的特征分为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包括流程、流向、支流多少与形状、河道等,大多是受流经地区地形地势的影响。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等,主要受流经地区气候类型的影响。掌握了河流特征的一般分析方法,无论考哪个大洲的河流学生就都有应对之法了。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有生命力的地理方法,这就是地理极简课堂的魅力所在。
三、拔高站位,注重地理素养的落实
爱因斯坦说:“教育是人们遗忘了所有学校灌输的知识后,仍能留存的东西。”从学科的角度看,高层次学科素养,是该学科最精华的、体现学科独特价值的、对该学科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从学生的角度看,高层次学科素养基于知识又超越知识,能够沉淀下来,并使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教师,随时要将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牢记于心。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纷繁,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就有主有次。地理极简课堂倡导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摈弃海量的碎片化知识,化繁为简,去粗取精,透过知识的表象去分析该课最需要培养学生哪些学科素养,如何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得以实现。例如在设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这一课时,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学生用人地协调观去审视工业区位、如何根据区域差异去分析工业区位、如何用综合思维的视角去评价工业区位才是课堂要给学生构建的有生命力的东西。让教师拔高站位,用学科素养的视角设计教学,这就是地理极简课堂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淡丽,女,四川省井研县马踏中学教师,高级教师,发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探讨》《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创生——以微专题“从试题设问中提取信息”为例》《学为中心的极简课堂》等多篇论文。先后被评为乐山市最美乡村教师、乐山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
【关键词】 极简课堂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赵希斌博士在《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前言里写到为什么好的教学必须高效,因为每堂课教学都有目标,每堂课的教学时间都有限,每堂课的教学时间都不可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就是高效的课堂。笔者在此倡导的地理极简课堂其核心也正是高效课堂。
所谓极简,就是指极致精简。我国极简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加厚先生在即将出版的系列丛书《马九克极简教育技术丛书》序言中第一次提出,是指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倡导师生使用方便、实用、易学、易用、能够有效提供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技术。极简教育具有三大特点:1、掌握简便:易学、易用、方便、省时;2、解决问题:实用,有效,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3、提高效率: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中不难看出,极简的实质就是“省时、简明、高效、优质”。极简课堂就是要以省时、简明的教学形式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极简课堂的魅力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以一敌百,注重地理原理的解析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教师如果仅仅只会讲地理事象,则会陷入一个讲不完的怪圈。旧的事象讲过了,新的事象始终在层出不穷地涌现。例如现在很爱考的“薄膜”,今天讲了透明薄膜的作用,下次考试钻出一个“黑色薄膜”,再下次考试又考的是“反光薄膜”,学生感觉云里雾里甚至抱怨:“讲的不考,考的不讲”。极简课堂倡导教学必须要跳出知识的表象,透过现象提取本质,而这个本质就是产生这些种种表象的一般地理原理和规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薄膜,都属于农业覆膜种植技术。农业技术的使用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为什么覆膜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呢,教师应该讲透其蕴藏着的作用和原理。(1)保温、保水作用。原理:阻断大气与地面之间的联系,使地面辐射的热量难以散失,从而达到保温目的;同时,有效阻隔了水分的蒸发,具有保水作用。(2)保肥作用。原理:削弱雨水、风力的侵蚀搬运作用,减少养分流失;同时改变了土壤水热状况,利于保持土壤肥力。(3)抑制杂草和病虫害作用。原理:黑色几乎不透光,让杂草无法获得光照,达到抑制杂草目的;地膜能够有效切断病原物的传播,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除草和除虫的人工、农药投入,省时、省力、省成本。(4)增加光效作用。原理:白色地膜覆盖在土壤表层,当阳光照射到地膜时,部分阳光会被反射,从植株底部向上照射,采光均匀,使果实光泽好,品相好,品质高。讲透纷繁复杂的地理事象背后蕴藏着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让学生才能练就一招致胜、以一敌百的过硬本领,这就是地理极简课堂的魅力所在。
二、授人以渔,注重地理方法的养成
极简课堂绝不是知识缺斤少两、内容有所折扣的简单课堂,而是简而精、简而准的课堂。我们反对一堂课用几十张甚至上百张PPT冗长赘述知识,不仅时间花费得多,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可能长时间集中。所以我们倡导的地理极简课堂就是只需通过一个事实性的知识事象去推导、归纳、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地理方法。例如在讲世界地理时,各个大洲都有许多著名且重要的的河流,每条河流都各具特点。有的老师让同学们分别记住每个大洲的河流特征,单调乏味的重复记忆,真的让学生苦不堪言。其实在这里我们只需要选择任意大洲的一条河流对河流的特征进行分析。河流的特征分为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包括流程、流向、支流多少与形状、河道等,大多是受流经地区地形地势的影响。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等,主要受流经地区气候类型的影响。掌握了河流特征的一般分析方法,无论考哪个大洲的河流学生就都有应对之法了。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有生命力的地理方法,这就是地理极简课堂的魅力所在。
三、拔高站位,注重地理素养的落实
爱因斯坦说:“教育是人们遗忘了所有学校灌输的知识后,仍能留存的东西。”从学科的角度看,高层次学科素养,是该学科最精华的、体现学科独特价值的、对该学科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从学生的角度看,高层次学科素养基于知识又超越知识,能够沉淀下来,并使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教师,随时要将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牢记于心。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纷繁,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就有主有次。地理极简课堂倡导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摈弃海量的碎片化知识,化繁为简,去粗取精,透过知识的表象去分析该课最需要培养学生哪些学科素养,如何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得以实现。例如在设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这一课时,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学生用人地协调观去审视工业区位、如何根据区域差异去分析工业区位、如何用综合思维的视角去评价工业区位才是课堂要给学生构建的有生命力的东西。让教师拔高站位,用学科素养的视角设计教学,这就是地理极简课堂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淡丽,女,四川省井研县马踏中学教师,高级教师,发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探讨》《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创生——以微专题“从试题设问中提取信息”为例》《学为中心的极简课堂》等多篇论文。先后被评为乐山市最美乡村教师、乐山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