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创编儿歌,收获快乐

【作者】 陈 丽

【机构】 四川省江油市诗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的诗意数学课堂尝试    

  【摘 要】 生命关怀、身心特点、情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言语能力、交互活动是构成诗意教育的七大核心要素。儿歌因口语化的韵语唱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篇幅短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关键词】 诗意教育;儿歌;小学生;能力

  诗意教育是以学生身心特点为基础,注重学生经验,突破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其知、情、意、行的不断发展,让诗意的学习充满幸福,让诗意的学习充满激情,让诗意的学习不断产生思维碰撞,让诗意的学习实现和谐共振。
  一、创编儿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创新能力和交互活动作为诗意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诗意课堂培养的重要能力。创新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合作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受教育者从模仿到再造,进而创造,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过程。我们的小学数学学习就是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著名的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指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构造知识就是再创造。教学中,在归纳总结知识点的时候,我常常会追问:“怎样说可以使我们记得更牢固?”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自主的聚在一起商量怎样说更顺口,更易理解和记忆,然后再全班交流补充优化形成一首全班都认可的儿歌作品。学生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积极动脑,主动合作,如,在认识了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后,为了便于孩子们记住和准确判断,我们全班创编了“长正方体展开图,相对两面要隔开。如果出现7、田、凹,直接pass不思考。”这样孩子们在富有音乐感的儿歌语言中就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判断方法了。每一首儿歌都是我们班级合作产生独一无二的原创作品,每一次创编都需要孩子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需要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进行优化,在创编的过程中孩子因律动而感动,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更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
  二、创编儿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意识
  审美和言语能力是诗意教育的核心要素,更是诗意课堂重要能力的培养目标,怎样在我的课堂中让孩子的言语和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呢?儿歌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也可以引起小学生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他们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更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审美意识,所以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通过精炼而优美的语言,创造像诗歌一样给人以美感的儿歌来帮助学习。开始创作时孩子们只是将老师总结性的语言重复连在一起说,如在学习完单位间的换算方法后,我让学生创编儿歌,孩子们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和我们归纳性的语言创编了“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上进率,单位变小数变大,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单位变大数变小”但总感觉啰嗦、繁杂、不顺口。后来,我就逐渐地引导他们提取关键字,结合方法再引导学生创编成“大化小,乘上好;小化大,除以下;乘与除,都是单位间的进率。”又如,在学习体积、容积单位后,为了便于学生区别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建立空间观念,学生自己创编儿歌“长度测量是线段,面积表示一片片,体积一坨占空间,容积就从里面算。”最后我引导全班孩子结合生活中的实物、自己的经验、语言的美感,我们重新创编成了“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体积占空间,容积里面算。”通过创编儿歌的过程,让孩子们经历了怎样描述会更简洁、更美,更容易理解记忆,通过语言选择和组织,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创编儿歌——提炼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快乐学习
  注重学生身心特点,情感效能作为诗意教育重要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怎样才能创设诗意意境,让学生将抽象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数学学科高度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使学生乐学活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呢?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创编儿歌,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教学大数的比较方法时,理解了计数单位越大,表示的数就越大,再通过观察对比大数的比较方法后,我们创编了“大数比较真简单,先把位数数数看。位数多,数就大;位数少,数就小。位数相同,就从高位起,每位对着比,比着哪位大,哪个数就大。”通过通俗易懂、有节奏感的语言,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就正确掌握了大数比较方法这个重点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教学难点和易错点,如用创编儿歌的形式,根据生活经验,加以归纳总结并灵活运用,能够从最佳角度切入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如在计算圆柱表面积时,结合生活实际很多学生不知到底该算几个底,我们又创编了儿歌“圆柱表面积,计算很容易,先算侧面积,再加底面积。底面加几个,请你辨仔细,一般圆柱体,加上两个底;水桶无盖加一底,通风管没有底,你说容易不容易?”学生记住了儿歌,便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教学难点轻松突破。学生像读诗和唱歌一样轻松快乐地就将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理解记住了,真正达到了乐学和活学的目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编儿歌,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培养学生语言的高度归纳总结能力,提升了审美意识。短小精悍的儿歌将较为繁琐的内容浓缩为几句话,一些重要的策略方法全部囊括其中,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促进其对知识进一步地消化和巩固,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更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助力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周兆伦.诗意教育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J]师陶学刊,2018(1)
  [2]刘清平,李聪睿.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06
  [3]戴曙光.简单教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8
  [4]张国慧,徐春华.儿歌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