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提高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蒋婷婷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一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学习和处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的学习力和认识能力都比较弱,如何在这个启蒙阶段让学生产生兴趣,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情境演绎、道具教学、游戏方法和生活元素等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学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学习和处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的学习力和认识能力都比较弱,如何在这个启蒙阶段让学生产生兴趣,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情境演绎、道具教学、游戏方法和生活元素等进行实践研究。通过这些策略研究,教师可以更好的传递给学生数学教学知识。具体步骤如下:
1、情境演绎法加深兴趣
数学可以帮助人类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它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不仅包含了基本的数学运算,也是其他教育的基石。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也参与进来,教师可以创造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演绎,达到学生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关于植树的问题,有一条800米长的高速公路,需要在公路一边植树,每隔20米栽种一棵,究竟需要栽种多少棵?很多学生可能盲目的回答,800/20=40棵,但这不是正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如果放到课堂上来解答,假如第一排就是800米的距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间隔就是20米,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树木,让学生通过实际验证来解答这个问题。根据“间隔总距离÷植物距离=间隔数,树木数量是间隔+1的数量”可以寻求。就可以让学生都扮演成树木,学生不太了解的数学问题,通过数数的方式可以迎刃而解,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以课堂展现表现实际问题。
2、利用道具进行教学
学生可以利用数学学习到很多计算问题。但是学生的自主能力有限,很多问题无法独立解决,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循循善诱,利用一些道具做引导,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关于学习重量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列举曹冲称象,如何不利用度量工具的情况下,让学生可以准确理解该知识点。可以拿一块铅块,一盆水,一个小盒子,利用这个做实验道具,让学生确切感知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时钟问题类似于恢复问题,都可以通过观察时钟来解决。通过这样的道具实物教学,让学生真实触碰到数学的精妙,以眼见为实去探测知识的奥秘。
3、游戏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进行数学课程的讲授,他们会热爱上这个游戏。课堂也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游戏化教学场景,首先准备一些数字的卡片,然后由教师来说出一组数字,让学生运用加减乘除的方式来挑选数字卡完成教师所说出的数字,最后速度最快且计算准确的学生为胜利者,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有可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数学知识内容。通过这样的游戏环节,可以让学生提前思考将要模拟的问题情况,参与其中的学生为了游戏进行下去,会提前做好功课,这样也能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参与到游戏中来,其他学生也会思考整个过程,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度。
4、生活元素引入课堂,带动思考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生活里的很多问题都能从数学里找到答案,大到公司管理,小到平时买东西花费,这些都涉及到了数学问题。而这些让小学生去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需要让他们知道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例如,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购物的生活场景,那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生活购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购物结算的场景,让学生准备一张超市购物小票来进行交换计算,看看是否与最终的结算结果相同。然后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从小票中挑选出自己想要购买的物品,交给另一个同学进行结算,通过这样相互交替计算的过程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钱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随处能遇见的问题,10块钱刚好买一支笔和两个球。如果你买一支钢笔和一个球,你还有3元钱。每支钢笔多少钱?每个球多少钱?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学会通过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训练数学技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基本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科,在基础数学技巧方面需要反复练习,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些基本算法是其他学习的基础。比如,在教授小学乘除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互动提出质疑讨论,利用数字组合探讨出组合原理。比如认识100的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2、5、10,这几个数字组合得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发挥积极作用,积极改善教学方法,不断让数学教学变得有趣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会知识。通过进一步研究,创设崭新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小学教学提供较好的实践案例,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向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家长;2019年02期
[2]黄月娥;小学数学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9年03期
[3]李芳芳;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几点探讨[J];考试周刊;2019年23期
[4]孙丽;基于有效订正作业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年02期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策略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学是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学习和处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的学习力和认识能力都比较弱,如何在这个启蒙阶段让学生产生兴趣,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情境演绎、道具教学、游戏方法和生活元素等进行实践研究。通过这些策略研究,教师可以更好的传递给学生数学教学知识。具体步骤如下:
1、情境演绎法加深兴趣
数学可以帮助人类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它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不仅包含了基本的数学运算,也是其他教育的基石。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也参与进来,教师可以创造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演绎,达到学生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关于植树的问题,有一条800米长的高速公路,需要在公路一边植树,每隔20米栽种一棵,究竟需要栽种多少棵?很多学生可能盲目的回答,800/20=40棵,但这不是正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如果放到课堂上来解答,假如第一排就是800米的距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间隔就是20米,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树木,让学生通过实际验证来解答这个问题。根据“间隔总距离÷植物距离=间隔数,树木数量是间隔+1的数量”可以寻求。就可以让学生都扮演成树木,学生不太了解的数学问题,通过数数的方式可以迎刃而解,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以课堂展现表现实际问题。
2、利用道具进行教学
学生可以利用数学学习到很多计算问题。但是学生的自主能力有限,很多问题无法独立解决,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循循善诱,利用一些道具做引导,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关于学习重量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列举曹冲称象,如何不利用度量工具的情况下,让学生可以准确理解该知识点。可以拿一块铅块,一盆水,一个小盒子,利用这个做实验道具,让学生确切感知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时钟问题类似于恢复问题,都可以通过观察时钟来解决。通过这样的道具实物教学,让学生真实触碰到数学的精妙,以眼见为实去探测知识的奥秘。
3、游戏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进行数学课程的讲授,他们会热爱上这个游戏。课堂也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游戏化教学场景,首先准备一些数字的卡片,然后由教师来说出一组数字,让学生运用加减乘除的方式来挑选数字卡完成教师所说出的数字,最后速度最快且计算准确的学生为胜利者,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有可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数学知识内容。通过这样的游戏环节,可以让学生提前思考将要模拟的问题情况,参与其中的学生为了游戏进行下去,会提前做好功课,这样也能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参与到游戏中来,其他学生也会思考整个过程,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度。
4、生活元素引入课堂,带动思考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生活里的很多问题都能从数学里找到答案,大到公司管理,小到平时买东西花费,这些都涉及到了数学问题。而这些让小学生去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需要让他们知道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例如,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购物的生活场景,那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生活购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购物结算的场景,让学生准备一张超市购物小票来进行交换计算,看看是否与最终的结算结果相同。然后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从小票中挑选出自己想要购买的物品,交给另一个同学进行结算,通过这样相互交替计算的过程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钱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随处能遇见的问题,10块钱刚好买一支笔和两个球。如果你买一支钢笔和一个球,你还有3元钱。每支钢笔多少钱?每个球多少钱?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学会通过数学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训练数学技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基本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科,在基础数学技巧方面需要反复练习,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些基本算法是其他学习的基础。比如,在教授小学乘除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互动提出质疑讨论,利用数字组合探讨出组合原理。比如认识100的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2、5、10,这几个数字组合得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发挥积极作用,积极改善教学方法,不断让数学教学变得有趣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会知识。通过进一步研究,创设崭新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小学教学提供较好的实践案例,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向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家长;2019年02期
[2]黄月娥;小学数学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9年03期
[3]李芳芳;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几点探讨[J];考试周刊;2019年23期
[4]孙丽;基于有效订正作业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