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试论如何让学生得到尊重
【作者】 吴琳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新课标要求我们是能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自尊和个性,这就要教师真正民主、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学生才能够自爱、自重,做了错事才能够自责,才能够多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由此看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何等的重要,尊重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重要道德要求,要善于于学生进行“假如我是学生”的心理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思想感情,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是为了告诫我们不要因为教师的原因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他们平等相处,做他们最知心朋友。有一个争强好斗,纪律松散,不爱学习的学生,很多老师讨厌他,同学们也怕他,连家长也对他束手无策,后来该生留到新的班级后,细心的班主任发现他绘画挺不错,就发挥他的长处。安排他出版报,使他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由于他的参与使该班的板报在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教师的尊重和同学的看重,使他感到非常欣慰。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树立了信心,经过努力,他的画不仅越画越好,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组织纪律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老师和父母也感到非常高兴。
三、热爱、关心和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更重要的是热爱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许多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师生关系,把师爱看作是教师的基本美德,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诲人不倦”,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指出:“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给他们。”
《学记》中指出:“亲其师,信其道。”要教育学生,必须使学生喜爱老师。首先就要教师热爱学生,当学生以特有的敏感,体会到老师的真诚爱心时,必然会对老师产生敬意和信赖,从而乐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老师的教诲,努力把老师的要求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曾经有一学生,无数次打架斗殴,,在升初一的第一天,我当着他父母的面对他说:“过去的你已经过去,现在你是初一新生,对你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从此我把他当作班级中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来看待,由于他组织力强,我让他专抓纪律,这激发了他的上进心,渐渐的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把班级纪律管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促进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强大推动力,“情通而理达”是尊重学生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总之,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更重要的是热爱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这正如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因此,我们要做这样的教师,把学生培养成有人文思想、有个性、有人格魅力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