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峰值”再现 曲终奏雅
【作者】 谢晓敏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期末评语撰写策略浅探
【摘 要】 依据心理学上的“峰终定律”,作为学期的“结尾”,班主任的评语应着力为学生重温欣喜、认知、荣耀、连接等要素构成的愉悦的峰值体验,让评语直抵人心,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
【关键词】 峰终定律;评语;欣喜;认知;荣耀;连接
心理学上的“峰终定律”认为,人们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最好或最坏的时刻,即“峰值时刻”,二是结尾。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兄弟在《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中提出: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某些时刻难以忘却,历久弥新,这种感觉就是“峰值体验”。那些令人愉悦的峰值体验被称之为欣喜时刻、认知时刻、荣耀时刻、连接时刻。而转变事件、里程碑事件以及低谷事件被认为是打造峰值体验的最佳时机。
受此书观点启发,笔者认为:班主任的评语作为学生学期学习生活的“结尾”,可凸显转变时刻,或纪念里程碑事件,或填平低谷感受等,再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峰值时刻”,撰写出直抵人心的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好评语,为学生重温愉悦的峰值体验,凸显评语的育人价值。本文以希思兄弟的《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为理论支撑,以班级期末评语为例对此加以阐述。
一、欣喜时刻
它指的是超越平日之上的体验,这种体验让我们感到专注、享受、惊喜、干劲十足。比如:比赛、公开演讲、表演等活动就自带峰值体验,因为这些活动能带来感官享受的提升、刺激性的增加或脚本的打破等。
1.感官享受的提升:现实世界的“音量”被调高,事物从视觉、味觉、听觉或是感觉等各方面上超乎寻常。
如:【志佳:辩论赛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舌战对手,给心理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你;批注阅读甩掉参考书独立完成,见解独到,令同学们佩服不已的是你;评改作文圈画批注字斟句酌,高屋建瓴,令作者心悦诚服的是你;在家里醉心阅读带动姐姐学习,总是先于姐姐弄懂弄通题意,让姐姐羡慕嫉妒的也是你。期待来年的你再接再厉哦!】
2.刺激性的增加:比如一次比赛或上台演讲之前的惴惴不安,都是在增加刺激性,最后落落大方地圆满完成,让学生特别想要捕捉那一刻。这也是欣喜时刻!
如:【云朵:难忘每一次常规演讲比赛,你总会准时“肚子疼”,总是问“老师,我等下一批再上场好吗?”而这学期,你主动请求第一批上场!自信的目光,流畅的表达,自如的肢体语言,是你演讲的风采,这是云朵吗?!所有的同学无不深感诧异。老师知道,为了克服自己的胆怯,你对着舞蹈室的镜子练了多少回!老师为你的勇往直前挑战自我感到无比骄傲。老师看见羞答答的小花正迎风怒放!】
3.打破脚本。让学生在评语中产生惊喜“原来老师是这样看我的啊”,意味着脚本的打破,会让学生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奇妙体验。
如:【 智楠:我的小侦探柯南长大啦!礼敬老师、谦让同学,学习越来越积极主动,过去的一个学期,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老师知道,偶尔的不完成作业不是因为你懒,而是因为你实在应付不过来。期末欣赏你出的复习卷,老师偷偷地开心了很久,因为卷子上的那些题让老师看到了你的思想和用心。你会越来越好哒,老师无限相信!】
二、认知时刻
当人们恍然意识到自己的能或不能时,那种醒悟、厌恶、心碎、狂喜的情绪,会铭记终生,班主任需要做的是填平学生的负面情绪,强化正面行为。
1.被现实绊倒。真相让人觉醒,这个认知时刻就叫做被现实绊倒。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把注意力放到“问题有多严重”这个角度上。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助推问题的迎刃而解。
如:【映雪:纵观你整个学期的表现,上课时不时和同学讲悄悄话,时不时缺交作业,“没有带”“忘记带”“作业本不见了”……都能成为你的理由。一个“懒”字,可惜了一个聪明的脑子。“书山有路勤为径”,向往四大名校,还得功在平时下学期高标准严要求,你一定行,对吧!】
2.突破认知。认识自我需要突破认知。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是“高标准+有信心”的导师,既给学生方向,又给学生支持,那么评语就可以成为学生突破认知的平台,点亮学生的人生。
齐颖是个力争优秀,无法接受自己“不能”的孩子。在期末评语中,笔者希望她知道生活是多彩的,世界是多元的,一个人是否优秀也是有多面评价标准的。【齐颖:每天你辗转于各种兴趣班,非常非常忙碌。忙碌的你总是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去往学习班的公交车上,把“一起作业”和“听力”完成了;在等餐的时候,就能把默写作业做完;课间,你能完成的功课就更多了。别人只看到你多才多艺,却鲜少看到你背后的努力。当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老师很关心你飞得累不累?学习之余,我们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偶尔停下学习的脚步,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是一种乐趣。不是所有的时间、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有意义”,学习跟“无聊”相处也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哦。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有时候“无能为力”。】
三、荣耀时刻
在展现勇气、获得认可、战胜挑战的一刹那,人们内心会自发产生一种骄傲和自豪感。
1.认可他人。对他人真诚的赞美会带来莫大的力量,在评语中永远不要吝惜你的溢美之词。
如:【小进:你是个特别合群,特别和气,性格温和有点儿小内向的孩子。你煮的饭又松又软,比妈妈煮得还好吃,真了不起!这学期在家里学习积极主动,没让妈妈操半点儿心,真好!最最难能可贵的是,你遇事不计较,总是很能迁就别人。知道吗,吃亏是福哦。所以,你收获了好人缘。不要以“学渣”自居,在个人修养的卷子上,你已经是个学霸了,这样的学霸千金难买,不要妄自菲薄哦。学习嘛,咱们尽力就会越来越好。加油!】
2.多设里程碑。里程碑意味着能我以前所不能,象征超越和突破,里程碑就代表着荣耀。“荣耀时刻”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会自然地推动学生往下一个里程碑攀登。
与沉默寡言、内向自卑的昔日牧西相比,今日的牧西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于是,笔者在评语中对她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牧西:当你站在讲台上主持“天天向上”班会的时候,流畅的组织,全面客观的班级总结,幽默风趣有爱的小组总结,洪亮的声音,自信的表达,还有一身的正气,都让校长赞不绝口。作为追光组的组长,你总是那么有责任心,为人总是这么仗义,领着追光组“天天向上”,老师忽然觉得自己挑组长好有眼光啊。谢谢你,宝贝儿!做老师的得力助手辛苦啦。下学期,我们继续努力让咱班越来越好,一起加油!】
3.锻炼勇气。马克吐温曾说: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对恐惧的抵抗和掌控。诚然,要想产生荣耀时刻的峰值体验,此前很多的挑战都是对勇气的试炼,抓住突破自我的瞬间,和学生一起重温它。【如前文“增加刺激性”中的云朵例,此处不赘述。】
四、连接时刻
和他人一起经历痛苦、实现目标时,人们会感觉彼此关系更进一步。师生与生生间,一定有“在一起”的事件,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再现并激励它。
1.共同使命感。使命产生与他人的连接。在倡导小组合作,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班级中,小组成员拥有共同的使命感,对整个班级来说更有意义。
如:【沛沛:“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是个饱读诗书、懂事聪明的孩子,经常带给老师和同学那么多的惊喜。你志存高远,气质高雅,无论是你栩栩如生的绘画,还是你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还有你管理红海组、管理班级表现出来的高情商,都令大家由衷佩服。自从你担任常务班长,班级事务再不用老师操心。你是那么细心,又是那么宽容,难怪大家那么信赖你。愿再接再厉,带领同学们让咱们的班级流光溢彩!】
2.加深感情。班主任每学期都会家访,在评语中反馈家访所得,能让师生关系更融洽。
如:【倩倩:真羡慕你有一个如此爱你的爸爸!你知道吗,在爸爸的眼中,你温柔、善良、有爱心,怎么看怎么好。她说你打网球,训练特别苦,但他特别骄傲你能坚持。吃苦耐劳确实是美德呢。这样的你真好!】
3.宝贵时刻。借助评语帮助学生回顾那些美好而珍贵的时刻,贵在有心。
如:【小宇:还记得生活技能大比拼的时候,你留着老师做的几块叉烧,特别开心地说:“老师,我要把这几块肉留给我妈妈尝尝。”老师觉得你好孝顺啊!孝顺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差,老师对此坚信不疑。】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欣喜,激起认知,引发荣耀,鼓励连接,这些超越寻常的时刻,才是让生活意义非凡的点睛之笔。在评语中有意识地捕捉和再现节点活动、节点事件及学生的节点表现,用评语告诉孩子:我关注并感受到你的感受,我与你同喜同悲同忧同惧,我和你一起重温欣喜、认知、荣耀、连接时刻,我和你一起成长。一改以往评语中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知心的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任、尊重、理解和爱,激发学生的生长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作者简介:谢晓敏,200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现为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学生心中难忘的“香辣蟹”,厉害的“算命先生”,同事眼中的课痴,女儿身边的书虫。从教十五年,她一直在践行对教育许下的诺言——做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老师。为此,她在班主任工作中,学会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爱自己的学生;她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发现,做最棒的自己;在语文教学上,她积极研讨,不辍笔耕,获奖频频。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次,省级2次,市级15次,区级39次。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次,市级一等奖4次,区级一等奖17次。她,初心不忘,一直在路上!